[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导管固定翼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28030.2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微;段丽娟;唐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切开 导管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气管切开导管;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整系带张紧程度更方便的气管切开导管固定翼。气管切开导管固定翼,包括翼板,翼板上设有插管接口和呼吸机接口,插管接口和呼吸机接口通过翼板连通,在沿翼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气垫,系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垫固定连接,系带、气垫和翼板之间为颈部固定位,插管接口位于颈部固定位中,气垫上连通有单向注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气管切开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管切开导管由气管插管、翼板、呼吸机接口组成,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结构通过翼板连通,翼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通孔,系带的两端绑在翼板的两端的通孔中;
在使用时,将气管切开导管插入病员体内后,病员处于初始体位时,通过系带系在病员颈部而将翼板固定在病员的颈部,根据指示或经验,操作人员在病员颈部和系带之间插入手指来判断系带的张紧程度,使得翼板紧贴病员的颈部,在呼吸机接口上连接呼吸机或其他设备的组件;
由于系带一般为纺织带或松紧带,操作人员的手指的粗细也不一,通过手指判断系带的张紧程度时,不同的操作人员对同一个病员调整的张紧程度也不一致,再者当病员体位发生变化时,例如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或者从侧卧位变为仰卧位时,由于人体的肌肉组织在运动时会发生变形,使得病员的颈部变形,从而使得在病员体位发生变化后系带与病员颈部之间具有较大空隙,系带在病员颈部不能张紧,使得翼板不能紧贴病员颈部,从而使得插入病员体内的气管插管发生移动,刺激病员的气管,使得病员产生呛咳等行为,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每当病员体位发生变化后,操作人员需要重新绑扎系带来调整系带的张紧程度,耗时费力,不同的操作人员调整的张紧程度不一致,使得操作不规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整系带张紧程度更方便的气管切开导管固定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翼,包括翼板,翼板上设有插管接口和呼吸机接口,插管接口和呼吸机接口通过翼板连通,在沿翼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气垫,系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垫固定连接,系带、气垫和翼板之间为颈部固定位,插管接口位于颈部固定位中,气垫上连通有单向注气管。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气泵,气泵固定在翼板上,气泵的出气口与气垫通过注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电路板和压力传感器,电路板设置在翼板内,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上位于颈部固定位的一侧,压力传感器和气泵通过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是,在沿翼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气垫,气垫与翼板等长,气垫上连通有单向注气管。
进一步的是,在气垫上位于颈部固定位的一侧设有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气管切开导管固定翼,包括翼板,翼板上设有插管接口和呼吸机接口,插管接口和呼吸机接口通过翼板连通,在沿翼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气垫,系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垫固定连接,系带、气垫和翼板之间为颈部固定位,插管接口位于颈部固定位中,气垫上连通有单向注气管,当病员的体位发生变化时,可通过向系带和翼板之间的气垫中充放气来调整气垫与病员颈部之间的压力,从而调整系带的张紧程度,省去了操作人员重新绑扎系带的过程,调整系带张紧程度更方便,若将气垫和病员颈部之间的压力作为张紧程度的判断标准,则无需操作人员用手指判断张紧程度,且不同的操作人员对同一个病员调整的张紧程度也将一致,操作更准确、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翼板1、呼吸机接口101、插管接口102、气垫2、单向注气管201、气泵3、注气管301、系带4、压力传感器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8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