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27898.0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华;高河森;郑晓波;杨起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巨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1/02 | 分类号: | F16N31/02;F16N21/04;F16N1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罗昌 |
地址: | 36234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有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和连接管,储油装置与所述第一连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部与所述油池连接,所述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通过设置润滑油回收装置,使得设备上端多余的润滑油可以通过简单结构至油池中,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升降行程较大的设备,在设备安装的基座上都会设置有装有润滑油的油池,基座互相接触的部位添加了润滑油,可以使得设备的进程更加顺利,不容易损坏老化,但油池内的润滑油只能对设备下段部分起到油浸作用;然而采取电动方式为设备上段的储油装置添加润滑油,润滑油添加的量不能进行控制,油量过满溢出则导致浪费和油脂淤积污染。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其具有回收溢出的润滑油的特点,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有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和连接管,储油装置与所述第一连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部与所述油池连接,所述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管。
进一步,安装座上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套,储油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套内,所述回收装置与安装套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通部包括有第一直角管、形成在安装套上的过油钻孔和第一出油口,所述过油钻孔与所述储油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设置在所述过油钻孔上方并与所述过油钻孔连通,所述第一直角管的一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油口内,所述第一直角管远离所述第一出油口的一端与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过油钻孔上设置有密封塞。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通部包括有形成在油池上的第二出油口和第二直角管,所述第二直角管的一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油口内,所述第二直角管连接在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直角管的一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设置所述润滑油回收装置,当储油装置内润滑油油量满出时,设置在储油装置上方的回收装置则将多余的润滑油通过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和连接管引出至油池内,这样可以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率,也防止装置内油脂堆积。
二、当所述储油装置内润滑油量满出时,多余的润滑油便先流经与所述储油装置设置在同一高度的过油钻孔内,由于第一出油口和第一直角管设置在所述过油钻孔的上方,这样润滑油油量未满出时便不会向下流失,而是会由过油钻孔涌上设置在第一出油口的第一直角管内,再经由连接管至油池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润滑油回收装置,使得设备上端多余的润滑油可以通过简单结构至油池中,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安装座1;油池11;安装套12;储油装置121;第一连通部13;第一直角管131;过油钻孔132;第一出油口133;密封塞134;第二连通部14;第二出油口141;第二直角管142;连接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巨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巨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7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白油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直吹式煤泥掺烧系统及锅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