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虫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25470.2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8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喻琼;喻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恒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张培祥 |
地址: | 52359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虫 保护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虫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主体包括基膜层、防潮层、抗菌层、防虫层、表层和粘贴层,所述防潮层位于基膜层表面并与基膜层固定粘连,所述抗菌层位于防潮层上表面并与防潮层固定粘连,所述防虫层固定安装在抗菌层上表面,所述表层位于防虫层表面并与防虫层固定粘连,所述粘贴层位于基膜层下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虫层,并将防虫层由柔性树脂和防虫剂涂层组成,同时在防虫剂涂层表面设有防水透气膜,可以利用防水透气膜在防水的同时可以将防虫剂的气味排出,进行防虫工作,避免蚊虫粘附在保护膜上,保护效果好,洁净度高,且通过设置抗菌层,可以提高保护膜的抗菌效果,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虫保护膜。
背景技术
保护膜在功能上讲是要对我们所要保护的实体物品外放一层膜,现在世面上已有AR防反光膜、AG磨砂抗反射膜、手机镜子膜、防窥膜,高清防刮膜等功能型保护膜,保护膜在用途上可分:塑胶保护膜,数码产品保护膜,汽车保护膜,家用保护膜,食品保鲜保护膜等,保护膜按应用范围分,可应用在以下一些领域:金属产品表面、涂层金属产品表面、塑料产品表面、汽车产品表面、电子产品表面、标牌产品表面、型材产品表面、及其它产品表面。
但是,现有的保护膜大多不具备防虫功能,蚊虫容易粘附在保护膜表面,从而使得保护膜表面出现污渍,影响使用,且现有的保护膜大多不具备抗菌性,使用时,不能抑制多种细菌、病毒的传播,使用安全性不佳,且现有的保护膜防水防潮效果不佳,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虫保护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保护膜大多不具备防虫功能,蚊虫容易粘附在保护膜表面,从而使得保护膜表面出现污渍,影响使用,且现有的保护膜大多不具备抗菌性,使用时,不能抑制多种细菌、病毒的传播,使用安全性不佳,且现有的保护膜防水防潮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虫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所述保护膜主体包括基膜层、防潮层、抗菌层、防虫层、表层和粘贴层,所述防潮层位于基膜层表面并与基膜层固定粘连,所述抗菌层位于防虫层上表面并与防虫层固定粘连,所述防虫层固定安装在防潮层上表面,所述表层位于抗菌层表面并与抗菌层固定粘连,所述粘贴层位于基膜层下端。
优选的,所述防虫层包括柔性树脂层、防虫剂涂层和防水透气膜,所述防虫剂涂层位于柔性树脂层表面,所述防水透气膜位于防虫剂涂层表面,所述柔性树脂层下表面与抗菌层固定粘连,可以利用防虫剂涂层进行驱虫工作,避免蚊虫粘附在保护膜主体上,同时防水透气膜可以在增加保护膜主体防水性的同时对防虫剂涂层进行防水保护。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采用抗菌膜,所述抗菌膜的厚度为20-35纳米,所述抗菌膜与柔性树脂层下表面固定粘连,可以利用抗菌膜实现保护膜主体整体的抗菌性。
优选的,所述防潮层包括纳米吸水树脂颗粒和高透型硅胶,所述高透型硅胶表面呈蜂窝状设置,所述纳米吸水树脂颗粒填充在蜂窝孔内,所述防潮层的厚度为30-45纳米,通过设置防潮层,可以利用纳米吸水树脂颗粒进行吸湿工作,保证保护膜的防水防潮效果好,可以对产品提供有效的保护。
优选的,所述粘贴层包括黏胶层和离型纸,所述黏胶层设置在基膜层下表面,所述离型纸设置在黏胶层下表面,可以将离型纸撕除,然后将保护膜主体通过黏胶层与待保护的产品进行贴合。
优选的,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200-220微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虫保护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虫层,并将防虫层由柔性树脂和防虫剂涂层组成,同时在防虫剂涂层表面设有防水透气膜,可以利用防水透气膜在防水的同时可以将防虫剂的气味排出,进行防虫工作,避免蚊虫粘附在保护膜上,保护效果好,洁净度高,且通过设置抗菌层,可以提高保护膜的抗菌效果,便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恒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恒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5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