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卫星链路海陆融合集群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5612.7 | 申请日: | 202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0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关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江市中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29/08;H04L12/28;H04N7/14;H04N5/76;H04W4/02;H04W84/06;H04W84/08 |
代理公司: | 江门市博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7 | 代理人: | 何办君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海陆 融合 集群 通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星链路海陆融合集群通信系统,涉及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运营管理中心,所述运营管理中心通过互联网与陆上服务器连接,所述运营管理中心通过光纤专线与卫星地面站连接,所述陆上终端包括陆上终端包括服务器、第一接入交换机、指挥中心管理通信平台、显示屏和陆上公网通信定位终端,所述卫星地面站与空间Ku频段通信卫星信号连接,所述空间Ku频段通信卫星与船上KU天线终端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集通话和视频于一体,通话语音清晰,指挥中心终端管理平台可对通话实时录音回放,可实现海警,鱼政、民兵,部队多单位协同通信,系统能使陆海通信无缝联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卫星链路海陆融合集群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即时通信需求的提升,即时通信从陆地向海洋辐射的要求日益迫切。由于海洋中建立移动通信基站比较困难,因此,海陆通信不能适用陆地通信的系统架构,目前,海陆通信方式主要采用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空间通信卫星、地球站、和相应的终端设备组成。
现有的海陆通信的系统架构困难和不稳定因素,卫星电话通话质量不好,传输带宽窄,无法传输视频,也无法看到用户在不在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卫星链路海陆融合集群通信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卫星链路海陆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具备集通话和视频于一体,通话语音清晰不断线,可对通话实时录音回放,系统能使陆海无缝联接的优点,以解决海陆通信困难和不稳定因素,卫星电话通话质量不好,传输带宽窄,无法传输视频,也无法看到用户在不在线的问题。
为实现集通话和视频于一体,通话语音清晰不断线,可对通话实时录音回放,系统能使陆海通信无缝联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卫星链路海陆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包括运营管理中心,所述运营管理中心通过互联网与陆上终端网络连接,所述陆上终端包括服务器、第一接入交换机、指挥中心管理通信平台、显示屏和陆上公网通信定位终端,所述服务器与运营管理中心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第一接入交换机连接,所述第一接入交换机分别与指挥中心管理通信管理平台和显示屏网络连接,所述第一接入交换机与陆上公网通信定位终端连接,所述运营管理中心通过光纤专线与卫星地面站网络连接,所述卫星地面站与空间Ku频段通信卫星信号连接,所述空间Ku频段通信卫星与船上KU天线终端信号连接,所述船上KU天线终端包括KU卫星接收天线、第二接入交换机、NVR录像机、视频压缩器、防盐雾摄像机和船上对讲定位终端,所述KU卫星接收天线与空间Ku频段通信卫星信号连接,所述KU卫星接收天线通过光纤专线与第二接入交换机连接,所述第二接入交换机与NVR录像机和视频压缩器连接,所述视频压缩器与防盐雾摄像机连接,所述第二接入交换机与船上对讲定位终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电子海图、卫星捕获、定位、导航、通信.信息显示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船上对讲定位终端内置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接入交换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KU卫星接收天线具有解调功能,将信息在其上形成已调信号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营管理中心与管理平台连接,所述管理平台包括身份信息注册、登录和权限认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营管理中心与计费系统连接,根据海上终端通信服务的消费记录信息与各通信服务的计费策略生成计费账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卫星链路海陆融合集群通信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让陆海联系更可靠,更方便,集通话和视频于一体,卫星集群终端机能够联系在任何海域的任务船只进行实时通话,通话语音清晰不断线,保密性强,指挥中心终端管理平台,可对通话实时录音回放,可实现海警,鱼政、民兵,部队多单位协同通信,系统能使陆海无缝联接,实现一呼百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江市中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阳江市中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5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