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针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4601.7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3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罗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思宁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3 | 代理人: | 张蓓蓓 |
地址: | 51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温针灸器,包括用于放入艾条的艾条容器,艾条容器的内部形成燃烧腔,燃烧腔的底面开设有与毫针相适配的、用于供毫针穿入燃烧腔内部的毫针通孔;艾条容器的下表面在与毫针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内设有与毫针通孔相通的毫针固定孔;燃烧腔内在毫针通孔的正上方设有用于固定艾条的艾条固定环,毫针通孔、毫针固定孔和艾条固定环的几何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公开可有效减少热量向外散发,使热量更集中的传导到毫针上并到达病灶,能有效提高温针灸疗法的疗效,同时燃烧腔可避免火星和艾灰直接掉落到患者的皮肤和衣物上,防止烫伤患者皮肤和灼烧其衣物,且能收集艾灰,避免艾灰掉落影响医疗环境卫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中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针灸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人体穴位,运用撵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治疗疾病。灸法则是将艾绒或者艾条点燃,利用艾燃烧产生的热量熏灼穴位治疗疾病。
温针灸是一种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疗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艾灸的疾病,将两种方式进行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疗效。目前临床使用温针灸疗法时的具体操作是:使用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期间,将艾绒捏在毫针的针尾处,或用一段艾条穿置在针柄上,点燃艾绒或艾条进行温针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毫针起出。
上述的温针灸的操作方法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其一,艾绒或艾条在空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向外散发,能通过毫针传导至病灶部位的热量很少,这会影响温针灸疗法的疗效;
其二,艾绒或艾条燃烧中产生的火星,燃烧后生成的艾灰都会直接掉落到患者的皮肤或是衣物上,有可能会烫伤患者的皮肤或是灼烧其衣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掉落的艾灰也存在难以清理,影响医疗环境卫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针灸器。本公开通过设置艾条容器,使艾条在燃烧腔内燃烧,可有效减少热量向外散发,使热量更集中的传导到毫针上并到达病灶,能有效提高温针灸疗法的疗效,同时燃烧腔可收集燃烧所产生的火星和艾灰,避免火星和艾灰直接掉落到患者的皮肤和衣物上,防止烫伤患者皮肤和灼烧其衣物,且能收集艾灰,避免艾灰掉落影响医疗环境卫生的问题。
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包括用于放入艾条的艾条容器,所述艾条容器的内部形成燃烧腔,所述燃烧腔的底面开设有与毫针相适配的、用于供毫针穿入所述燃烧腔内部的毫针通孔;所述艾条容器的下表面在与所述毫针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设有与所述毫针通孔相通的毫针固定孔;所述燃烧腔内在所述毫针通孔的正上方设有用于固定艾条的艾条固定环,所述毫针通孔、所述毫针固定孔和所述艾条固定环的几何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温针灸器还包括三个支脚,三个所述支脚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艾条容器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脚呈“L”形,包括支撑部以及与所述支撑部相垂直的外延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多节套杆式伸缩结构。
优选地,所述温针灸器还包括与所述燃烧腔相适配的封盖,所述封盖用于封闭所述燃烧腔的上端开口,所述封盖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封盖的上端设有提手。
优选地,所述艾条容器采用隔热透明玻璃制成。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的外部覆盖有隔热棉。
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思宁,未经罗思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4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丝杆调节的支架
- 下一篇:全轮转印刷机用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