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平台花纹钢板的补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04936.0 | 申请日: | 202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1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邵薇;张金凤;赵岩;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5/06;E04B1/8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花纹 钢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平台花纹钢板的补强结构,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该补强结构包括钢平台钢梁、花纹钢板、L50X5@700角钢、[6.3@700槽钢、[8.0@700槽钢;其中花纹钢板铺设在钢平台钢梁上,当钢板下面的钢梁跨度≤0.7m时,直接铺设花纹钢板;当跨度>0.8m,≤1.5m时,在花纹钢板下焊接L50X5@700的角钢,再铺设花纹钢板;当跨度>1.5m,≤2.2m时,在花纹钢板下焊接[6.3@700的槽钢,再铺设花纹钢板;当跨度>2.2m,≤2.6m时,在花纹钢板下焊接[8@700的槽钢,再铺设花纹钢板,使其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厂房内外有钢平台、走道、马道的工业建筑工程中钢平台花纹钢板结构做法技术领域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能够减少施工时间、减少用钢量,施工效率高,保证了钢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钢板的承载能力,而且此做法更加可靠、简洁,从而提高施工效率的钢平台花纹钢板的补强结构。当用于室内检修走道时,可以降低人走在钢板上的噪音,提高舒适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工业建筑厂房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工艺条件越来越复杂,各类钢平台、走道、马道等应用广泛,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更新,对厂房的基础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施工周期短,控制用钢量、承载能力要求的提高以及人舒适度的要求提高,传统的钢平台做法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开发一种提高简洁、施工方便、节约用钢量、同时保证安全可靠的钢平台花纹钢板的做法已成为工程中迫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钢平台花纹钢板的补强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做法,具有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施工效率提高的特性,不需要大量的次梁,提高了钢梁间距,节省钢材,同时在工艺条件复杂时,提高钢梁间距对工艺管线的布置更加有利。本实用新型也更有效的保证了钢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钢板的承载能力,而且此做法更加可靠、简洁,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当用于室内检修走道时,可以降低人走在钢板上的噪音,提高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钢平台花纹钢板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钢平台钢梁、花纹钢板;其中,;所述平台钢梁跨度≤0.7m,花纹钢板直接铺设在钢平台钢梁上;花纹钢板为6mm厚菱形花纹钢板。
一种钢平台花纹钢板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钢平台钢梁、花纹钢板;其中,所述平台钢梁跨度>0.8m,≤1.5m,在花纹钢板下焊接L50X5@700的角钢,再在钢平台钢梁上铺设花纹钢板;花纹钢板为6mm厚菱形花纹钢板。
一种钢平台花纹钢板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钢平台钢梁、花纹钢板;所述平台钢梁跨度>1.5m,≤2.2m,在花纹钢板下焊接[6.3@700的槽钢,再在钢平台钢梁上铺设花纹钢板;花纹钢板为6mm厚菱形花纹钢板。
一种钢平台花纹钢板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钢平台钢梁、花纹钢板;所述平台钢梁跨度>2.2m,≤2.6m,在花纹钢板下焊接 [8@700的槽钢,再在钢平台钢梁上铺设花纹钢板;花纹钢板为6mm厚菱形花纹钢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了一种钢平台花纹钢板的补强结构;其主要技术特征为:钢平台钢梁、花纹钢板、L50X5@700角钢、 [6.3@700槽钢、[8.0@700槽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补强做法,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施工效率提高的特性,不需要大量的次梁,提高了钢梁间距,节省钢材,同时在工艺条件复杂时,提高钢梁间距对工艺管线的布置更加有利。本实用新型也更有效的保证了钢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钢板的承载能力,而且此做法更加可靠、简洁,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当用于室内检修走道时,可以降低人走在钢板上的噪音,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补强的实施1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补强的实施2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补强的实施3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4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