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燃气阀井隐形井盖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99907.X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2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雨;罗智贤;李斌;薛世良;雷行;熊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E02D29/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 地址: | 41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燃气 隐形 井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燃气阀井隐形井盖,包括盖板和其连接的开盖组件,开盖组件包括自垂体及其上下端分别连接的安装构件和限位构件,盖板上设置有开盖组件安装孔;正常情况下,开盖组件通过其安装构件嵌装于安装孔中悬吊于盖板下方;开盖时,提拉安装构件,使自垂体下端的限位构件扣住安装孔将盖板打开。在正常情况下,开盖组件的安装构件不高于盖板表面、自垂体悬吊于阀井内。开盖时,提拉开盖组件,使其自垂体下端的限位构件扣住盖板上的安装孔将盖板吊起,可快速打开井盖,且操作简单,尤其可满足出现紧急情况时需快速开盖关闭阀门的要求。处理完成后,可通过开盖组件将盖板重新覆盖于阀井井口。井口可快速开启及反复开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天然气输送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燃气阀井隐形井盖。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天然气的使用,天然气输送管网最基本的构件为管道和阀门,管道通常铺设于地下,而当管道出现故障或者对管网进行维护、更新或者改造时,需通过阀门将管网的一部分管段从管网中隔离出来,所以在设置阀门的地方设置阀门井,阀门井的井盖设置于地面。一般情况下,阀门井通过井盖封好。在管道出现泄露等应急故障时,工作人员需迅速打开井盖关闭阀门切断气源,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目前人们对城市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行道及商业广场区域内地下管线的阀门井需设置成隐形井盖。而目前的隐形井盖存在厚度大所以重量重及井盖上的开启孔易损毁等缺陷,导致其开启困难甚至出现无法开启的情形,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不利于燃气输送的安全运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隐形的美观要求、又能快速开启及反复开启的新型燃气阀井隐形井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新型燃气阀井隐形井盖,包括盖板和其连接的开盖组件,开盖组件包括自垂体及其上下端分别连接的安装构件和限位构件,盖板上设置有开盖组件安装孔;正常情况下,开盖组件通过其安装构件嵌装于安装孔中悬吊于盖板下方;开盖时,提拉安装构件,使自垂体下端的限位构件扣住安装孔将盖板打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的安装孔为沉头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垂体为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沉头孔小径段直径的钢制链条。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构件为上表面中心位置处带连接头的圆形钢板或者十字型钢架,它们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沉头孔的小径段直径,连接头与所述自垂体的下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构件为T型体,其水平部分置于所述沉头孔的大径段内,竖直部分穿过沉头孔的小径段与所述自垂体的上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构件的水平部分设置有一对水平插槽,水平插槽以间隙配合连接有Ω型的拉环。
本实用新型在盖板上连接开盖组件,在正常情况下,开盖组件的安装构件不高于盖板表面、自垂体悬吊于阀井内。开盖时,提拉开盖组件,使其自垂体下端的限位构件扣住盖板上的安装孔将盖板吊起,可快速打开井盖,且操作简单,尤其可满足出现紧急情况时需快速开盖关闭阀门的要求。处理完成后,可通过开盖组件将盖板重新覆盖于阀井井口。所以本实用新型可很好的实现其目的:可快速开启及反复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处于正常状态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开盖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新型燃气阀井隐形井盖,包括盖板1、开盖组件2。
本实施例的盖板1矩形钢板,其上开设有两对沉头孔,分别用于安装开盖组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9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