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99304.X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1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若思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 | 
| 代理公司: | 苏州久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6 | 代理人: | 潘宏伟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稳定 端子 结构 | ||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扭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有与PCB板连接的针脚和接线部,所述针脚穿过端子本体的底部,所述扭簧一端连接弹片,所述弹片包括连接端、接线端和驱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扭簧连接,驱动端与按压部连接,所述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所述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按压部通过驱动端带动扭簧及连接端转动,所述扭簧驱动弹片复位。由于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从而当接线端与接线部连接时,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增加了接触的稳定性。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因此当接线完成后,其分布的凹凸点有利于与导向连接。通过背部的弹簧提供回复力,从而加强接线端与导向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作为电连接器领域的常见产品,起着紧固、连接和载流的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接线通常为固定的接线,即线体接上后就不能拆除,而且需要特殊的工具进行连接。操作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扣式快速压接端子,其不但能够实现快速压接,而且压接后的导线方便取出、更换,同时保障接线的稳定电连接。
一种连接稳定的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扭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有与PCB板连接的针脚和接线部,所述针脚穿过端子本体的底部,所述扭簧一端连接弹片,所述弹片包括连接端、接线端和驱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扭簧连接,驱动端与按压部连接,所述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所述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按压部通过驱动端带动扭簧及连接端转动,所述扭簧驱动弹片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呈U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凸点直径小于0.3mm。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的背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弹簧与端子本体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由于接线端与接线部平行设置,从而当接线端与接线部连接时,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增加了接触的稳定性。接线端设有凹凸的点,因此当接线完成后,其分布的凹凸点有利于与导向连接。通过背部的弹簧提供回复力,从而加强接线端与导向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接线端的结构示意图。
端子本体1,腔体2,扭簧3、导电体4,针脚41,接线部42,弹片5,连接端51、接线端52,驱动端53,按压部6,凹凸的点7、孔8、弹簧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若思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若思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9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粉聚苯颗粒防火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高效快速割蜜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