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建筑墙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98096.1 | 申请日: | 202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3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严章虎;左唯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汉威城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F24S25/61;H02S20/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建筑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建筑墙板,其包括墙板和光伏板,所述墙板外侧壁设置有便于光伏板抵入的沉降槽,所述墙板于沉降槽内设置有用于限定光伏板位置的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包括抵接板和多个抵紧弹簧;所有所述抵紧弹簧设置于抵接板外侧壁,所有所述抵紧弹簧远离抵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沉降槽内;所述光伏板与墙板共同设置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锁止螺栓;所述连接板设置于光伏板外侧壁,所述锁止螺栓用于固定连接连接板和墙板。本申请具有有效提高光伏板在墙板上的位置稳定性及使用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墙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建筑墙板。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清洁能源。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将太阳能晶体板与建筑墙板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形成太阳能建筑墙板,实现了建筑墙板的绿色供电。
公告号为CN2028661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建筑墙板,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背膜、增强层、隔音隔热层、基体层和搪瓷面板。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背膜、增强层之间分别设置有粘结层,其中,太阳能电池板由多个单元模块型的玻璃基板以导线串联,并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外侧壁。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以储存,进而在在后续阶段以供电使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太阳能电池板仅通过螺栓悬挂于墙体外侧壁,进而难以保障太阳能电池板在墙体外侧壁的连接强度,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在墙体上的位置稳定性及使用稳定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太阳能电池板在墙体上的使用稳定性偏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建筑墙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建筑墙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建筑墙板,包括墙板和光伏板,所述墙板外侧壁设置有便于光伏板抵入的沉降槽,所述墙板于沉降槽内设置有用于限定光伏板位置的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包括抵接板和多个抵紧弹簧;所有所述抵紧弹簧设置于抵接板外侧壁,所有所述抵紧弹簧远离抵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沉降槽内;所述光伏板与墙板共同设置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锁止螺栓;所述连接板设置于光伏板外侧壁,所述锁止螺栓用于固定连接连接板和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降槽可限定光伏板在墙板上的位置,抵接板与光伏板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后,抵紧弹簧受力压缩并产生弹性作用力,弹性作用力反作用于抵接板,以使两块抵接板同时抵紧光伏板,进而保障了光伏板在沉降槽内的位置稳定性;连接板增大了光伏板与墙板的接触面积,固定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板与墙板,以使光伏板快速固定于沉降槽内,并进一步提高了光伏板在沉降槽内的位置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光伏板在墙板上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墙板外侧壁且位于沉降槽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板位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抵入限位槽内腔,以减少连接板相对墙板出现松晃、偏动的现象,进而有效保障了连接板与墙板的连接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了光伏板固定于沉降槽内腔的位置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抵接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板,所述墙板外侧壁设置有便于端部板抵入的内嵌槽,所述墙板于沉降槽内侧壁设置有便于端部板滑移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部板抵入内嵌槽内腔后,随着抵接板在沉降槽内腔的滑移,端部板可抵入导向槽内腔,此时,端部板受限于导向槽内腔而难以向外脱出,进而使得抵接板稳定定位于沉降槽内腔,有效减少了因抵紧弹簧的反推而致使抵接板脱离沉降槽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墙板于导向槽内侧壁设置有预设杆,所述端部板朝向预设杆的侧壁设置有延伸筒,所述预设杆靠近延伸筒的一端位于延伸筒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汉威城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汉威城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8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