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蒸煮用吊笼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87618.8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佛仁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关璐琪 |
地址: | 746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蒸煮用吊笼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材蒸煮用吊笼,包括板架,板架上设有多种网筒,形成网筒的筛网的目数包括大目数、中目数、小目数三个级别;板架上还设有至少两根导向柱,板架的外围设有多个吊耳;板架上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通孔,盖板上还设有把手,对应由小目数筛网形成的网筒处盖板的下方设有多根刺针。网筒的底部设有向上凸起的锥形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对药材的提取效率,同时便于药液、药渣分离,结构设计简单、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蒸煮用吊笼。
背景技术
中药材蒸煮一般是中药材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所在采用的设备一般为中药材蒸煮锅(罐),将中药材投入到锅(罐)内,通过加水蒸煮提炼出中药材中的营养成分。
蒸煮结束后,需要将药渣与药水进行分离,一种方式先将药渣从锅(罐)内捞出,然后倒出药水,由于中药材漂浮或沉浸在锅(罐)内的不同位置处,造成分布不均,人工捞取过程十分繁琐,工作强度大;另一种方式将药渣和药水一同从锅(罐)内倒出,然后进行过滤分离,过程较为复杂,耗时长,工作强度大;另外,传统的中药材蒸煮锅(罐)在蒸煮的过程中通常是将中药材混合在一起蒸煮,而不同的药材提取难度不同,如有的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很容易析出,并且在蒸煮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细小杂质,而有的中药材则需较多的与水流接触才能将有效成分提取出,因此这种混合在一起的提取方式不易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材蒸煮用吊笼,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材蒸煮用吊笼,包括板架,所述板架上设有多种网筒,形成所述网筒的筛网的目数包括大目数、中目数、小目数三个级别,板架上设有至少两根导向柱,板架的外围设有多个吊耳;所述板架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通孔,盖板上还设有把手,对应由小目数筛网形成的网筒处盖板的下方设有多根刺针。
基于上述,所述网筒的底部设有向上凸起的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形成网筒的筛网的目数包括大目数、中目数、小目数三个级别,可分别用来盛装对蒸煮难度由易到难的三种中药材,确保水流对中药材达到最佳渗透提取效果,同时也能避免易于提取有效成分的药材其在蒸煮过程中产生的细小杂质进入药液中,影响药液的纯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板架上设置盖板,盖板上设置与导向柱对应的通孔,对应由小目数筛网形成的网筒处盖板的下方设有多根刺针,此结构设计既可以避免中药在提取的过程中溢出至药液中,也可以有效提高较难蒸煮提取的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析出。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网筒的底部设有向上凸起的锥形结构,此结构设计可增加药材与水流接触的表面积,提高对药材的提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架;2.网筒;3.吊耳;4.导向柱;5.盖板;6.把手;7.刺针;8.锥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佛仁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佛仁制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876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中药饮片蒸煮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式的房建用电力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