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水牙间隙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81104.1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星;叶兰峰;陈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
主分类号: | A46B11/02 | 分类号: | A46B11/02;A46B5/02;A46B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成姗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牙间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水牙间隙刷,包括冲牙器主体、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冲牙器主体的顶端固定有牙缝刷主体,所述牙缝刷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刷头,所述牙缝刷主体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微型抽水泵。本实用新型冲牙器主体在头部加上牙缝刷主体,使得冲牙与牙缝清洁一体化,在进行洗牙时,使用者启动微型抽水泵,微型抽水泵会通过第一引流管将冲牙器主体内部的清洗液抽出,然后通过第二引流管将清洗液注入刷头的内部,刷头可在洗牙时进行冲牙工作,使用者进行冲牙洗牙时,牙缝刷主体直接与牙齿和牙缝接触,有效地降低了直接使用弯管进行冲洗牙齿与牙缝造成的刺激,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与舒适度,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水牙间隙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如今人们为保持牙齿的卫生洁净大多会使用洗牙器进行清洗,传统的洗牙器是连接的第一引流管,用来引流,而用第一引流管的水流量过大,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牙齿在被水流直接冲洗时,会因水直接冲击牙齿或牙龈,尤其是牙间隙中,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度;为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使用新型水牙间隙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水牙间隙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第一引流管冲牙洗牙令水流过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水牙间隙刷,包括冲冲牙器主体、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冲牙器主体的顶端固定有牙缝刷主体,所述牙缝刷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刷头,所述牙缝刷主体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微型抽水泵,所述微型抽水泵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第一引流管,所述微型抽水泵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第二引流管,且第二引流管的一侧贯穿于牙缝刷主体的内壁延伸至外部与刷头内部的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冲牙器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滑落结构,所述防滑落结构包括防滑垫安装槽、防滑橡胶软垫和防滑凸块,所述防滑垫安装槽均开设于冲牙器主体的两端,所述防滑垫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防滑橡胶软垫,所述防滑橡胶软垫的外部固定有防滑凸块。
优选的,所述防滑凸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防滑凸块在防滑橡胶软垫的外部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牙缝刷主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拆装结构,所述拆装结构包括支撑块、卡块、卡槽、凹槽、复位弹簧和固定块,所述支撑块固定于牙缝刷主体的一侧,所述刷头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内部的两端均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卡槽均开设于牙缝刷主体一侧的两端,所述卡槽的内部插设有卡块,所述卡槽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放置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径小于卡槽的内径,所述卡块与卡槽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块设置有四个,所述卡块关于支撑块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水牙间隙刷不仅实现了利用牙缝刷与引流管连接不仅令冲牙与牙缝清洁一体化而且令冲牙器的引流管水流不会太大进一步增强了体验与舒适度,也同时实现了防滑处理可以防止使用者在进行冲牙洗牙时不会让冲牙器掉落从而摔坏冲牙器和对牙缝刷的便捷更换可以降低直接替换引流管所需的成本;
(1)该冲牙器主体在头部加上牙缝刷主体,使得冲牙与牙缝清洁一体化,在进行洗牙时,使用者启动微型抽水泵,微型抽水泵会通过第一引流管将冲牙器主体内部的清洗液抽出,然后通过第二引流管将清洗液注入刷头的内部,刷头可在洗牙时进行冲牙工作,使用者进行冲牙洗牙时,牙缝刷主体直接与牙齿和牙缝接触,有效地降低了直接使用弯管进行冲洗牙齿与牙缝造成的刺激,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与舒适度,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2)通过使用者握住冲牙器主体时,手心直接与防滑橡胶软垫接触,此时防滑橡胶软垫表面的防滑凸块可以增大手心与防滑橡胶软垫直接接触的摩擦力,通过增大摩擦力来防止使用者在进行冲牙洗牙时,不会因手部湿滑令冲牙器主体摔落,造成冲牙器主体的损坏,从而提高了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81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吸顶灯
- 下一篇:纳米无机硅溶胶原料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