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铅阳极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4789.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5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邓远久;韩朝云;侯刚;丁旭;王思成;朱贞平;吴红林;田惟维;魏源;袁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薛飞 |
地址: | 65001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阳极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铅阳极泥的装置,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贵铅炉、溜槽、浇包、浇包轨道、浇包升降结构、浇包倾倒结构、分银炉、精炼炉、保温炉、圆盘铸锭机,所述的贵铅炉的浇口对接有溜槽,分银炉的进料口和分银炉浇口分别对接有溜槽,所述的分银炉与贵铅炉间架设有浇包轨道,浇包通过浇包倾倒结构安装在浇包升降结构上,浇包升降结构可滑动安装在浇包轨道上,分银炉出料口处的溜槽末端与精炼炉进料口对接,精炼炉浇口和保温炉通过溜槽连接,保温炉通过溜槽与圆盘铸锭机连接;能够实现连续作业,作业连续性高,充分利用潜热,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减少两次铸锭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采用浇包浇铸,不受厂房高度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铅阳极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银的储量偏低,较为分散,单一银金属矿较少。一般银金属大都与有色金属铜、铅等矿物伴生,从有色行业副产物特别是铅阳极泥中综合回收银是银冶金的重要途径之一。
铅阳极泥是铅电解时,附着在铅阳极泥残极上,经过残极洗涤压滤后产物。铅阳极泥的成分波动较大,一般银、铅、锑、砷等主要元素总含量达到70%以上。铅阳极泥采用的工艺流程,一般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场地、资金周转条件、铅阳极泥成分等具体情况决定。
有些企业采用铅阳极泥阳直接加入在贵铅炉生产贵铅,贵铅铸锭后,再投入分银炉内生产粗银合金,粗银合金铸锭后,再投入精炼炉生产金银合金,金银合金浇铸成金银合金板。该工艺技术采用了2次铸锭,存在没有充分利用潜热、能耗偏高、劳动强度较大、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铅阳极泥的装置,能够实现连续作业,作业连续性高,充分利用潜热,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减少两次铸锭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采用浇包浇铸,不受厂房高度限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处理铅阳极泥的装置主要包括贵铅炉、贵铅炉溜槽、浇包、浇包轨道、浇包升降结构、浇包倾倒结构、分银炉、分银炉进料溜槽、分银炉出料溜槽、精炼炉、精炼炉出料溜槽、保温炉、保温炉出料溜槽、圆盘铸锭机,所述的贵铅炉的浇口对接有贵铅炉溜槽,分银炉的进料口和分银炉浇口分别对接有分银炉进料溜槽和分银炉出料溜槽,所述的分银炉与贵铅炉间架设有浇包轨道,浇包通过浇包倾倒结构安装在浇包升降结构上,浇包升降结构可滑动安装在浇包轨道上,通过电机驱动,浇包可移动到贵铅炉溜槽末端和分银炉进料溜槽上端,分银炉出料溜槽末端与精炼炉进料口对接,精炼炉浇口和保温炉通过精炼炉出料溜槽连接,保温炉通过保温炉出料溜槽与圆盘铸锭机连接。
所述的分银炉并联有2至台3。
所述的浇包升降结构包括机架、提升支架、提升链、主动轴、从动轴、链轮、驱动电机,所述的机架包括四根立柱,立柱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提升支架两端分别可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槽内,主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顶部,从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底部,所述的提升链通过链轮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提升链和提升支架连接,浇包两端通过短轴和轴承安装在提升支架上。
所述的浇包倾倒结构包括翻转油缸,所述的翻转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提升支架上和浇包上,浇包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翻转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连续作业,作业连续性高,充分利用潜热,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减少两次铸锭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采用浇包浇铸,不受厂房高度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浇包升降结构和浇包倾倒结构状态一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浇包升降结构和浇包倾倒结构状态二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4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