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脉血管破口封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71772.6 | 申请日: | 202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9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邓金涛 |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 血管 破口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血管破口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脉血管破口封堵装置,包括封堵件、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封堵件从动脉血管破口进入动脉血管的内部,所述固定件缠绕包裹在动脉血管的外侧,所述连接件容置于破口内,所述固定件和封堵件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封堵件从破口进入动脉血管后将沿血管的长度方向展开以对破口的内部进行封堵,所述固定件与动脉血管相贴的一侧设有第一生物膜,且固定件该侧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封堵件、固定件和连接件均采用生物医用材料制成,解决动脉血管上破口在无法进行缝合时对破口进行封堵,且使该封堵装置能长期在体内放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血管破口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脉血管破口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是指血液流动的一系列管道,遍布人体全身,按构造功能的不同,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血管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血管将血液从组织间带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在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瘤病变或损伤时,或者是在动脉血管出现无法缝合的破口时,需要对动脉血管的破口进行封堵,以便于进行快速止血和保证血流畅通,但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对动脉血管的破口进行封堵的装置,因此需要一种动脉血管破口封堵装置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脉血管破口封堵装置,解决动脉血管上破口在无法进行缝合时对破口进行封堵,且使该封堵装置能长期在体内放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脉血管破口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件、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封堵件从动脉血管破口进入动脉血管的内部,所述固定件缠绕包裹在动脉血管的外侧,所述连接件容置于破口内,所述固定件和封堵件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封堵件从破口进入动脉血管后将沿血管的长度方向展开以对破口的内部进行封堵,所述固定件与动脉血管相贴的一侧设有第一生物膜,且固定件该侧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封堵件、固定件和连接件均采用生物医用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件缠绕包裹在动脉血管的外侧后,其两端通过动脉瘤夹相互固定位置,以实现固定件在动脉血管外壁位置的固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封堵件在动脉血管内占动脉血管横截面积的1/3-1/2。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封堵件包括气囊,所述连接件内设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与气囊相连通,另一端与固定件上的充气孔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气囊在动脉血管内进行充气后,将在破口处沿动脉血管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展开,以对破口的内侧进行封堵。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件内设有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一导气通道的一端与第一导气管相连通,另一端在固定件上形成所述充气孔;
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内在靠近充气孔的一侧设有横向通透且呈锥形的止回通道,所述止回通道的内径沿充气孔至第一导气管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止回通道靠近第一导气管的一端管壁内侧闭合相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止回通道远离充气孔一端的外侧还设有堵头,所述堵头通过弹性构件与第一导气通道的内壁相连;
所述气囊通过充气针进行充气,所述充气针的头部封闭,充气针的充气口位于靠近充气针头部一端的侧壁,所述充气针的头部从充气孔穿进止回通道并且将堵头顶开,此时充气口穿出止回通道位于第一导气通道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封堵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动脉血管相贴的一侧设有第二生物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1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窗框用玻璃密封压条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机壳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