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置散热的主动制冷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65265.1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6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鸿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2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轩丽杰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主动 制冷 笔记本电脑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置散热的主动制冷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属于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上层冷气罩和下层热气罩围成带有内腔的壳体,壳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制冷腔室、散热腔室;上层冷气罩上开有空气进口Ⅰ、冷空气出口;下层热气罩上开有空气进口Ⅱ、热空气出口,隔板上吸热片,吸热片与嵌设在隔板内的帕尔贴的冷面连接,帕尔贴的热面连接隔板下表面上的散热模组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电脑内部散热风扇将外界空气吸入制冷腔室,无需额外冷气风扇,制冷后的空气直接进入电脑散热组件,不影响进风流量。另外,使用导热铜管对散热布局进行优化,通过导热铜管将散热鳍片后置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散热器整体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置散热的主动制冷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制冷腔为相对密闭无进风口的结构,通过制冷腔室内设置冷气风扇进行空气冷却循环,由于制冷腔内安装了风扇,故而制冷腔较大,使散热器整体结构较大,不够精巧,使用不方便。其次,相对密闭的制冷腔会影响笔记本电脑散热风扇的进风量。再者,笔记本电脑底部不发热部分暴露在制冷腔内,一旦笔记本抬离散热器,笔记本电脑底部不发热的部分会凝结冷凝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散热效果好的背置散热的主动制冷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置散热的主动制冷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包括由上层冷气罩和下层热气罩围成带有内腔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上下两个腔室的隔板,两个腔室分别为上层冷气罩与隔板上表面所形成的制冷腔室、隔板下表面与下层热气罩所形成的散热腔室;
上层冷气罩上开有用于外界空气进入制冷腔室的空气进口Ⅰ,所述上层冷气罩的上表面开设有供制冷腔室的冷空气排出的冷空气出口;
所述隔板与空气进口Ⅰ相应的位置处内嵌有制冷面朝向制冷腔室的帕尔贴,帕尔贴的制冷面连接设置在隔板上表面的吸热片,帕尔贴的制热面连接设置在隔板下表面的散热模组;
所述下层热气罩上开设有供外界空气进入散热腔室的空气进口Ⅱ,下层热气罩上还开设有供散热腔室内的热空气流出的热空气出口。
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制冷腔室和散热腔室,在热量泵帕尔贴的作用下分别被吸热和被散热,上层冷气罩为半封闭结构,不采用密闭结构,利用笔记本电脑内部散热风扇将外界空气吸入制冷腔室时,制冷腔室无需额外的冷气风扇,减小散热器体积,减少噪音产生,从空气进口Ⅰ被吸入的空气经过吸热片换热制冷后直接进入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不限制风流量,具有在制冷的同时,不影响笔记本进风流量的优点,笔记本电脑散热效果好。并且上层冷气罩的结构设计,笔记本电脑底部不完全暴露在制冷腔室的上方,避免了笔记本电脑底部不发热区域直接接触冷空气,能够防止电脑外壳冷凝水的产生。
优选的,所述上层冷气罩内顶壁对称设有一对引流支撑筋骨,一对引流支撑筋骨背向上层冷气罩的一面与隔板上表面接触,一对引流支撑筋骨与隔板上表面之间形成约束并连通空气进口Ⅰ和冷空气出口的冷空气流道。
优选的,所述空气流道的进气端的大小与空气进口Ⅰ一致,一对引流支撑筋骨呈外扩的喇叭口结构朝冷空气出口所在位置延伸,一对引流支撑筋骨将冷空气出口包围其内。
上述技术方案,冷空气流道完全将冷气却约束在上层冷气罩与隔板之间,起到了规范冷气流向和影响区域的作用,避免冷气出现在所对应的下层高热量区域被升温,也避免了电路部分产生冷凝水,提高笔记本电脑散热器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散热模组包括导热铜管、散热鳍片、均热铜片、风扇,均热铜片通过导热硅脂贴合在帕尔贴的制热面并通过螺钉固定在隔板下表面,导热铜管一端与均热铜片连接,另一端与隔板后端的散热鳍片连接,风扇的出风口与散热鳍片对齐,帕尔贴制热面产生的热量经导热铜管快速传递到后置散热鳍片上,并在风扇的作用下从热空气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鸿,未经王振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65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