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窑瓷坯送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64092.1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许名传;林伟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8 | 分类号: | F27B9/38;F27B9/2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卢梓雄;丁德轩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窑 送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窑瓷坯送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车、用于转接车行驶的转接轨、以及定位机构,转接车设置在转接轨上并能够沿转接轨行驶;转接车上设有平移座、平移驱动机构、平移导轨、以及两条与所述隧道窑的窑轨相匹配的接驳轨,平移导轨与接驳轨平行,平移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平移座沿平移导轨移动,平移座上设有用于与隧道窑的窑车卡接的卡接结构。这种隧道窑瓷坯送入机构能够将窑车更稳定地驶上隧道窑的窑轨,确保窑车上的瓷坯能够平稳地进入隧道窑的预热区,避免瓷坯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移动或倾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窑瓷坯送入机构。
背景技术
隧道窑是目前广泛用于陶瓷烧制的一种连续式烧成热工设备,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在内装有窑车等运载工具的与隧道相似的窑炉。通常,瓷坯制成之后整齐堆放在窑车上,沿窑轨从窑外的等候区排队进入窑内,然后经过预热区、烧制区、冷却区进行预热、烧制和冷却,最后形成成品陶瓷出窑。
由于隧道窑内本身设有长条形的窑轨,在生产车间内一般也会设置多条跟窑轨平行的轨道用于窑车的行驶,方便进行瓷坯的搬运。目前,窑车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之间的切换大多仍采用人力推动,窑车在离开或驶上轨道的时候容易与轨道发生磕碰,容易使窑车上的瓷坯发生移位,甚至导致瓷坯发生倾斜或磕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窑瓷坯送入机构,这种隧道窑瓷坯送入机构能够将窑车更稳定地驶上隧道窑的窑轨,确保窑车上的瓷坯能够平稳地进入隧道窑的预热区,避免瓷坯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移动或倾倒。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窑瓷坯送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车、用于转接车行驶的转接轨、以及定位机构,转接车设置在转接轨上并能够沿转接轨行驶;转接车上设有平移座、平移驱动机构、平移导轨、以及两条与所述隧道窑的窑轨相匹配的接驳轨,平移导轨与接驳轨平行,平移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平移座沿平移导轨移动,平移座上设有用于与隧道窑的窑车卡接的卡接结构。
上述转接轨的设置方向与窑轨以及多条并排的预烘干区的轨道垂直,转接车在转接轨上行驶。当需要将瓷坯从预烘干区运送至隧道窑的预热区时,转接车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瓷坯的输送:
(1)转接车先行驶至与瓷坯的窑车所在预烘干区的轨道相对应的位置,使转接车的接驳轨与预烘干区的轨道接驳;
(2)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平移座沿平移导轨向前移动,使平移座伸入至窑车的车座下方,然后通过平移座上的卡接结构,将平移座与窑车的车座底部卡接;
(3)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平移座沿平移导轨向后移动,将窑车从预烘干区的轨道上行驶至转接车的接驳轨上,使窑车停留在转接车上;
(4)转接车离开当前位置,行驶至与隧道窑的窑轨相对应的位置,并且使转接车的接驳轨与窑轨接驳;
(5)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平移座沿平移导轨向前移动,将窑车从转接车的接驳轨上行驶到窑轨上;
(6)平移座上的卡接结构与窑车的车座分离,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平移座沿平移导轨向后移动,至此完成瓷坯从预烘干区到隧道窑预热区的输送工作。
上述卡接结构用于将平移座与窑车的车座底部卡接配合,使平移座能够带动窑车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条和齿轮,齿条设置在所述转接车上并且与平移导轨平行,电机安装在所述平移座上,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并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通过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使齿轮在齿条上啮合并且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整个平移座沿平移导轨前后移动。当然,平移驱动机构还可以是气缸,气缸安装在转接车上,平移座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平移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电机、丝杆、螺母相配合的驱动结构,电机、丝杆均安装到转接车上,螺母套接在丝杆上,平移座与螺母连接;另外,平移座及平移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自行走小车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64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窑余热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稻储存用防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