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旋转盖的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46413.5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80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6 | 代理人: | 兰仙梅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针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旋转盖的针头。带旋转盖的针头,包括:旋转机构和针座;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针座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盖,所述旋转盖套设在所述针座上并与所述针座螺纹连接,所述针座上固定安装有针头,所述针头贯穿所述针座,所述旋转盖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针头位置相对应看,所述旋转盖的顶部安装有上塑封条,所述旋转盖的底部安装有下塑封条,所述旋转盖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旋转盖的针头通过设置旋转机构,使用时,无需将旋转盖取下,避免了收集旋转盖的麻烦,使用后,反向转动旋转盖,则可使针头回到旋转盖中,避免与针头近距离接触,从而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旋转盖的针头。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针头短而细,注射完毕分离针头时操作者手部可握持的部分较少,极易导致针刺伤,目前在安装针头时,将针头保护套收集起来,待注射完胰岛素后不再套上内针帽而是直接套上保护套,再分离针头,连保护套一起将针头丢弃。
但这种方法需要对保护套进行收集,且在注射完毕后,重新套回保护套时,由于保护套较小,操作时仍有被刺伤的风险,这给医务人员带来一定困扰。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旋转盖的针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旋转盖的针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旋转盖的针头,包括:旋转机构和针座;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针座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盖,所述旋转盖套设在所述针座上并与所述针座螺纹连接,所述针座上固定安装有针头,所述针头贯穿所述针座,所述旋转盖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针头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旋转盖的顶部安装有上塑封条,所述旋转盖的底部安装有下塑封条。
优选的,所述旋转盖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孔,两个所述侧孔内均固定安装有橡胶片。
优选的,所述旋转盖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手持棒,两个所述手持棒用于方便手持本装置。
优选的,所述针头上固定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所述针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塑封条和所述塑封条上均设有拉条,两个所述拉条分别用于方便拉动所述上塑封条和所述下塑封条。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旋转盖的针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旋转机构,使用时,无需将旋转盖取下,避免了收集旋转盖的麻烦,使用后,反向转动旋转盖,则可使针头回到旋转盖中,避免与针头近距离接触,从而更加安全。
(2)、通过设置上塑封条和下塑封条,上塑封条和下塑封条可使针头处于密封环境,防止针头受到污染。
(3)、通过设置侧孔和橡胶片,可使得针座与旋转盖无法相对滑动,方便将针座与胰岛素笔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旋转盖的针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旋转盖的针头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旋转盖的针头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针座,2、旋转盖,3、针头,4、圆孔,5、上塑封条,6、下塑封条,7、侧孔,8、橡胶片,9、手持棒,10、固定套,11、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院,未经浙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46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膳食互动体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固液分离减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