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载装置、珩前检测系统和珩磨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40736.3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7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宁;麦瑞缨;冯光勇;徐建华;麦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市恒益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0 | 分类号: | B24B33/00;B24B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严诚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装置 检测 系统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珩前检测系统和珩磨生产线,涉及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承载装置包括基座、旋转台、传送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旋转台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上。传送台可升降地设置于旋转台上,用于承接并传送工件。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基座上,用于驱动旋转台转动,以使传送台转动。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旋转台上,用于驱动传送台上升或下降。由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而言,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在一个基座上设置可旋转的旋转台,在旋转台上设置可升降的传送台,从而旋转台和传送台层叠集成化,减少了占地面积,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承载装置、珩前检测系统和珩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珩磨工艺主要用于发动机制造、液压阀体加工、压缩机等行业零件的精密孔的精整加工,加工后的零件孔几何精度高。珩磨工艺中常用到是珩磨机床,而且珩磨机床还是对发动机缸孔和缸套进行修复时经常使用的机加工设备。
目前对发动机等零件进行精密孔加工的珩磨生产线,为了实现零件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无人化,需要在利用珩磨机进行珩磨前,对待加工件进行珩前检测,而在进行珩前检测前,需要将待加工件进行旋转和升降。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将待加工零件进行旋转和升降分别是通过两个工序来实现的,导致占地面积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珩前检测系统和珩磨生产线,其占地面积小,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包括:
基座;
旋转台,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传送台,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台上,用于承接并传送工件;
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台转动,以使所述传送台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旋转台上,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台上升或下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台上设置有定位柱;
在所述传送台上承载有工件,且所述定位柱下降的情况下,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传送台,并凸出所述传送台的顶面,以插设于工件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台上设置有支撑柱;
在所述传送台上承载有工件,且所述定位柱相对于所述旋转台下降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柱穿设于所述传送台,并抵持于工件的底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台包括:
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
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所述传送台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绕自身轴向转动,以使所述固定件带动所述传送台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撑轴套,所述支撑轴套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外,所述固定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轴套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升降凸轮组件,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所述从动件连接于所述传送台的底部,所述主动件抵持于所述旋转台的顶部和所述从动件之间;其中,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具有楔形面,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两者中的另一者与所述楔形面滑动配合;
第二伸缩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台上,与所述主动件连接,用于所述主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件和所述旋转台滑动,以使所述传送台相对于所述旋转台上升或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市恒益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银川市恒益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40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丁苯胶乳废水处理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窄边框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