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常连式针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36308.3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高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李志起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连式针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针帽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常连式针帽结构,包括针帽,所述针帽套接在针栓上;所述针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上设有套接孔,所述帽体侧面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与套接孔相连通;所述避让缺口沿帽体侧面延伸至帽体端部,并与帽体外侧面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常连式针帽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针帽可以不拔离连接针头就可以正常使用;避免了后续需要处理针头时,重复加盖针帽时针尖对医疗人员的扎伤,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针帽结构与针头时长时间连接在一起的,可以很好的避免针帽的丢失,方便后续丢弃时针头上能够覆盖针帽,避免后期收集人员被外漏的针尖扎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针帽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常连式针帽结构。
背景技术
针刺伤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除了注射器造成的针刺伤之外,在为患者输液以及拔针时由输液针造成的针刺伤同样常见,输液针正常使用时一般问题不大,但是在患者输液完毕或是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拔出输液针时,从病人身上拔针后到处理输液针之间的这段时间和距离,输液针的安放在临床上标准不一;而由于这种安放标准不一致,所以在输液针导致的针刺伤基本就发生在从病人身上拔针后到把输液针放到指定垃圾桶之前的这段时间内。
一般处理方式是加设针帽,使用针帽对针头进行包裹,从而避免针尖外漏而伤人,但是传统针帽输液器会拔除,使得针帽与针头分离,传统针帽虽然可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但是因为传统针帽与针头分离,针帽容易丢失,所以为了减少针刺伤发生,需要重复找寻新的针帽覆盖在使用后的针头上,不仅浪费资源,还需要人工重复加盖针帽,使得医务人员套设针帽时发生针刺伤。
所以为了避免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防丢失,并且不需要重复套设的针帽时现在所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拔除针帽就可以实现针头外露使用的针帽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常连式针帽结构,包括针帽,所述针帽套接在针栓上;所述针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上设有套接孔,所述帽体侧面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与套接孔相连通;所述避让缺口沿帽体侧面延伸至帽体端部,并与帽体外侧面相连通。
所述避让缺口贯穿帽体设置。
所述避让缺口端部设有定位缺口。
所述帽体下端设有固定缺口。
所述针帽由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帽体上设有手持槽,所述手持槽内设有摩擦纹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常连式针帽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针帽可以不拔离连接针头就可以正常使用;避免了后续需要处理针头时,重复加盖针帽时针尖对医疗人员的扎伤,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针帽结构与针头时长时间连接在一起的,可以很好的避免针帽的丢失,方便后续丢弃时针头上能够覆盖针帽,避免后期收集人员被外漏的针尖扎伤。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帽体,2、套接孔,3、避让缺口,4、定位缺口,5、固定缺口,6、手持槽,7、针尖,8、针柄,9、针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6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器针头防护帽
- 下一篇:一种血液科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