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针头防护帽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36306.4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5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高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李志起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针头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针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输液器针头防护帽,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上设有穿接通道,所述套体通过穿接通道套接在连接针头上;所述套体与连接针头的底座相连接;所述套体具有延展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器针头防护帽,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针头防护帽的结构,通过防护帽与针头长期连接,避免了使用时拆装针头防护帽的麻烦,同时也避免回收时套设针帽时医务人员被使用过的针头扎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针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输液器针头防护帽。
背景技术
在实际输液操作中,为了实现输液针头与输液瓶的连接,传统针帽需要拔除,如果患者人流量较大时,拔除针帽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另外,针刺伤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除了注射器造成的针刺伤之外,在为患者输液以及拔针时由输液针造成的针刺伤同样常见,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输液完成后的输液针对人员造成损失,一般要求在输液针上套设针帽用于防护,但是因为传统针帽与针头分离,在前期连接输液针与输液瓶时,针帽容易丢失,所以为了减少针刺伤发生,需要重复找寻新的针帽覆盖在使用后的针头上,不仅浪费资源,还需要人工重复加盖针帽,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在患者输液过程中,部分患者因为输液过多或者一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输液时比较烦躁,在胳膊乱动的情况下,输液皮带在患者的带动下会带动输液针头从输液瓶中脱离。
而输液针头从输液瓶中脱离,这样会增加医院和患者的成本并且对患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对传统输液针头进行优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输液针与输液瓶插接的针帽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液器针头防护帽,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上设有穿接通道,所述套体通过穿接通道套接在连接针头上;所述套体与连接针头的底座相连接;所述套体具有延展性。
所述套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套体由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套体包括连接套和防护套,所述连接套与防护套同轴设置;所述防护套外径不大于连接套外径;所述套体通过连接套套接在连接针头上。
所述防护套内径不大于连接套内径;所述防护套为锥台型结构。
所述连接套下端设有限位环边。
所述穿接通道端部设有防护膜。
一种采用所述一种输液器针头防护帽的针头结构,包括连接针头,所述连接针头上套接有所述针头防护帽。
所述连接针头上设有连接盖,所述连接针头插接在输液瓶上;所述针头结构通过连接盖连接在输液瓶的瓶口处;所述连接盖与输液瓶瓶口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针头防护帽处于连接盖与输液瓶之间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器针头防护帽,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针头防护帽的结构,通过防护帽与针头长期连接,避免了使用时拆装针头防护帽的麻烦,同时也避免回收时套设针帽时医务人员被使用过的针头扎伤。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防护帽,1-1、套体,2、防护膜,3、穿接通道,4、限位环边,5、连接盖,6、针头结构,7、输液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6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海水消防泵的防海生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常连式针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