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31752.6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4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争艳;任潇靓;罗琼;胡海生;鲁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A01M1/08;A01M1/04;A01M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飞行 害虫 诱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包括害虫收集器和用于将飞行害虫抽吸至所述害虫收集器的吸风风扇,害虫收集器具有收集器进虫口,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还包括具有筒体进虫口和筒体出虫口的诱虫筒,诱虫筒上设置有诱捕结构,筒体出虫口与所述收集器进虫口相连,诱虫筒的轴线为等角螺旋线形,诱虫筒的内径自筒体进虫口至筒体出虫口逐渐缩小,筒体出虫口处于诱虫筒的中心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害虫诱捕领域中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在粮仓储粮环境中,会有飞行害虫产生,飞行害虫多为危害性较大的蛀食性害虫,会给粮食造成很大的重量和质量损失,使用飞行害虫诱捕器对这类害虫诱捕是控制害虫数量的主要手段。
常规的飞行害虫诱捕器包括设置有诱捕结构的诱捕器主体,诱捕器主体内还设置有吸风风扇和收集飞行害虫的害虫收集器,诱捕结构一般为诱捕灯或者诱捕剂。在使用时,诱捕结构将飞行害虫吸引至诱捕器主体旁,吸风风扇工作产生吸力,将飞行害虫吸至害虫收集器中,从而实现对飞行害虫的诱捕。
这类传统的飞行害虫诱捕器存在的问题在于:吸风风扇的功率决定了气流对飞行害虫的抽吸能力,为了有足够大的抽吸能力,一般要使用较大功率的吸风风扇,这类吸风风扇能耗高,且工作噪音大;此外,现有技术中,由于诱捕通道的设计缺陷,导致飞行害虫在飞行至害虫收集器的过程中,容易逃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吸风风扇所需功率,同时能够减少飞行害虫诱捕过程中逃逸的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包括害虫收集器和用于将飞行害虫抽吸至所述害虫收集器的吸风风扇,害虫收集器具有收集器进虫口,涡流式飞行害虫诱捕器还包括具有筒体进虫口和筒体出虫口的诱虫筒,诱虫筒上设置有诱捕结构,筒体出虫口与所述收集器进虫口相连,诱虫筒的轴线为等角螺旋线形,诱虫筒的内径自筒体进虫口至筒体出虫口逐渐缩小。
筒体出虫口处于诱虫筒的中心位置。
诱捕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进虫口处的进虫口诱捕灯。
诱捕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诱虫筒内侧筒体出虫口处的出虫口诱捕灯,出虫口诱捕灯的亮度大于进虫口诱捕灯的亮度。
筒体进虫口朝上倾斜或者朝下倾斜。
收集器进虫口通过连接管与筒体出虫口相连,连接管竖向布置,害虫收集器位于诱虫筒的上侧或下侧。
害虫收集器位于诱虫筒的上侧,害虫收集器包括收集器壳体,收集器壳体内侧设置有上小下大的防逃逸锥筒,防逃逸锥筒的下端筒口构成收集器进虫口,防逃逸锥筒的上端筒口与收集器壳体的内腔相通,防逃逸锥筒与收集器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害虫收集空间,收集器壳体内侧于防逃逸锥筒的上侧设置有防虫网,吸风风扇设置于防虫网上侧的收集器壳体内。
收集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风扇出风口。
害虫收集器位于诱虫筒的下侧,害虫收集器包括收集器壳体,收集器壳体的侧壁上连接有倾斜布置的风扇安装筒,吸风风扇安装于风扇安装筒中,风扇安装筒的下端筒口构成风扇出风口,风扇安装筒内于吸风风扇的上侧设置有防虫网。
防虫网竖向设置于风扇安装筒与收集器壳体的连接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1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处的填芯混凝土灌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丝搓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