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草木扎染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31577.0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3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丹昱;赵悦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B11/00 | 分类号: | D0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省超 |
地址: | 13005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木 扎染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木扎染模具,涉及草木扎染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固定板,导柱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升降板的内底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升降板的下表面插接有图元模块,图元模块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固定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条、导柱和第一压缩弹簧,方便对织物进行扎染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更加适合大批量生产,通过设置压杆、第二压缩弹簧、滑动杆、转动杆、传动槽和固定槽,按下压杆即可通过滑动杆拨动传动槽,可实现对图元模块的快速更换,提高该模具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木扎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草木扎染模具。
背景技术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1]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草木染”又称“植物染”,是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色素进行面料染色的传统技术,其染料源于自然,无污染,具有独特的自然魅力。
目前,现有的扎染模具存在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导致生产加工效率较低,无法适应大批量的生产,而且扎染模具的图元模块更换较为困难,实用性较差,因此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现有的扎染模具存在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以及图元模块更换较为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草木扎染模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底座和固定板,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导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条,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与从动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压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升降板的内底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动杆相适配的传动槽,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插接有图元模块,所述图元模块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固定槽。
可选的,所述导柱的上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下端与底座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上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与从动齿条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压杆的形状为T型,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远离压杆的一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形状为L型。
可选的,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传动槽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固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升降板的正面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内表面套接于压杆的一端,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烘干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草木扎染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1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尖拉坯机
- 下一篇:利用中药渣与污泥混合堆肥制备固体有机肥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