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14223.5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8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潘若浪;戴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易文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佰智蔚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5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充质 干细胞 冻存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管,涉及冻存管技术领域,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置螺旋搅拌片,所述旋转杆下端通过轴承与管体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管体顶端螺纹连接管盖。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水域解冻时能对细胞进行搅拌,加速细胞的解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冻存管技术领域,具体为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管。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它具有干细胞的所有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在临床应用也最多,与造血干细胞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加速造血重建。当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后,将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一同输入,可明显加速患者血细胞恢复时间,且安全无不良反应,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存在于骨髓中,也存在于骨骼肌、骨外膜和骨小梁中。由于它分化的组织类型十分广泛,因此临床应用价值不菲。
在存储间充质干细胞时是将间充质干细胞放入冻存管中再放入液氮中冷藏,在需要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时需要将冻存管拿出放入37℃的水中解冻,但是解冻的过程很慢,工作效率低,将水温升高会破坏细胞的活性,所以一款能够加速细胞解冻的冻存管有待研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管,以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到的需要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时需要将冻存管拿出放入37℃的水中解冻,但是解冻的过程很慢,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置螺旋搅拌片,所述旋转杆下端通过轴承与管体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管体顶端螺纹连接管盖。
所述旋转杆底端设置锥形齿轮Ⅰ,所述锥形齿轮Ⅰ底部转动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管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Ⅰ通过轮齿与锥形齿轮Ⅱ相啮合,所述锥形齿轮Ⅱ底端设置固定转杆,所述固定转杆延伸至管体外部,所述固定转杆自由端设置转动把手。
所述管盖底端设置橡胶塞。
所述橡胶塞为充气橡胶塞,所述管盖顶端设置与橡胶塞连通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设置阀门。
所述管体底部设置吸盘。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管体内部设置旋转杆,旋转杆上设置螺旋搅拌片,旋转杆下端通过轴承与管体内部转动连接,旋转杆底端设置锥形齿轮Ⅰ,锥形齿轮Ⅰ底部转动连接转动块,转动块与管体底端固定连接,锥形齿轮Ⅰ通过轮齿与锥形齿轮Ⅱ相啮合,锥形齿轮Ⅱ底端设置固定转杆,固定转杆延伸至管体外部,固定转杆自由端设置转动把手,当水浴解冻间充质干细胞时通过转动把手转动固定转杆,带动旋转杆转动,搅拌片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搅拌,加速间充质干细胞的解冻,提高工作效率。
2、管盖底端设置橡胶塞,橡胶塞为充气橡胶塞,管盖顶端设置与橡胶塞连通的充气管,充气管上设置阀门,提高冻存管的密封性,避免冻存管中进入空气而导致冻存管内的间充质干细胞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管体;2、旋转杆;3、搅拌片;4、轴承;5、管盖;6、锥形齿轮Ⅰ;7、支撑块;8、锥形齿轮Ⅱ;9、固定转杆;10、转动把手;11、橡胶塞;12、充气管;13、阀门;14、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易文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易文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4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环保废酸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背板机械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