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控侧饰板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13506.8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3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叶常青;杜海坤;褚孟统;褚孟领;陈月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铭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黄江 |
| 地址: | 31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控侧饰板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控侧饰板组件,包括侧饰板面板、用于与汽车中控连接的连接部、用于勾住汽车中控的卡钩和用于定位侧饰板面板的定位柱,侧饰板面板的外周轮廓与汽车中控的侧面轮廓相对应,连接部、卡钩和定位柱固定在侧饰板面板上,连接部包括卡扣座和卡接在卡扣座上的弹性卡扣,卡扣座与侧饰板面板一体成型,弹性卡扣能与汽车中控卡接,弹性卡扣的外侧设有防止从汽车中控脱出的防脱凸起。本技术方案可以提高侧饰板组件在连接汽车中控侧面的连接强度,防止脱落,方便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控侧饰板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内饰结构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内饰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涉及的零件范围十分广泛,因此保证零件的结构合理及强度达到要求,才能满足汽车的使用。现有市面上的侧饰板组件在连接汽车中控侧面的连接强度不佳,易脱落,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满足连接强度要求、不易脱落的中控侧饰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控侧饰板组件,包括侧饰板面板、用于与汽车中控连接的连接部、用于勾住汽车中控的卡钩和用于定位所述侧饰板面板的定位柱,所述侧饰板面板的外周轮廓与汽车中控的侧面轮廓相对应,所述连接部、卡钩和定位柱均固定在所述侧饰板面板上,所述连接部包括卡扣座和卡接在所述卡扣座上的弹性卡扣,所述卡扣座与所述侧饰板面板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卡扣能与汽车中控卡接,所述弹性卡扣的外侧设有防止从汽车中控脱出的防脱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连接部和卡钩共同与汽车中控连接,能提高侧饰板面板与汽车中控的连接强度;定位柱能给侧饰板面板快速定位,方便侧饰板面板装入汽车中控;侧饰板面板上的卡扣座与弹性卡扣卡接,弹性卡扣与汽车中控卡接,弹性卡扣的外侧防脱凸起能防止弹性卡扣从汽车中控脱出,从而实现连接部与汽车中控的有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座上设有供所述弹性卡扣插入的安装槽,所述卡扣座上还设有防止所述弹性卡扣脱出的通孔,所述弹性卡扣呈倒“V”型结构,所述弹性卡扣的内侧设有可扣入所述通孔的倒钩,所述倒钩的下侧设有引导面,通过所述技术方案,倒钩下侧的引导面具有导向作用,弹性卡扣在弹性作用下,其“V”型开口张开,将弹性卡扣插入到卡扣座的安装槽内,同时弹性卡扣上的倒钩扣入卡扣座上的通孔,从而实现弹性卡扣与卡扣座的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钩与所述侧饰板面板一体成型,所述卡钩为倒置“L”型结构,通过所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使卡钩与侧饰板面板的连接牢固,提高了卡钩的结构强度,倒置“L”型结构简单,能快速勾住,从而更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与所述侧饰板面板一体成型,所述定位柱的横截面呈十字型,所述定位柱的顶部呈锥状,通过所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使定位柱与侧饰板面板的连接牢固,提高了定位柱的结构强度,定位柱的横截面呈十字型且顶部呈锥状,使定位柱快速定位,从而提高安装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侧饰板面板的背面覆盖有装饰棉,所述装饰棉的外沿部分经折弯后贴合在侧饰板面板正面的边缘,通过所述技术方案,装饰棉有利于提高汽车内饰的美观性,装饰棉的外沿部分折弯,能防止装饰棉的脱落,同时保护侧饰板面板外沿不受损坏,提高侧饰板组件安装边缘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侧饰板面板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蜂巢状结构,通过所述技术方案,蜂巢状的加强筋使侧饰板面板的结构强度更加均匀,同时减少了材料的用量。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连接部和卡钩的一侧设有用于脱模的凹槽,通过所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产品生产中,模具在开出加强筋结构的同时还能开出卡扣座的通孔和倒置“L”型的卡钩,提高了组件结构的设计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控侧饰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部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铭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铭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3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