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投球式开关压裂滑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11507.9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0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洪潭;董洪泉;王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洪潭 |
主分类号: | E21B34/14 | 分类号: | E21B34/14;E21B43/26;E21B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宋红宾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球 开关 压裂滑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投球式开关压裂滑套,包括上滑套密封筒、上滑套密封筒一端内壁与连接短接的一端外壁螺纹密封连接,连接短接的另一端外壁与下滑套密封筒的一端内壁螺纹密封连接,下滑套密封筒的另一端内壁与下接头的一端外壁螺纹密封连接,上球座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在上滑套密封筒的内部,中球座和下球座均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在下滑套密封筒的内部,中球座设置在上球座与下球座之间,下滑套密封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流通道,通过下球座下移打开通道,通过中球座下移关闭通道,上滑套密封筒内部设置有第二导流通道,有上球座密封配合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完井、压裂、试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投球式开关压裂滑套。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投球滑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滑套,另一种是机械震击式滑套。一次性滑套只具有一次性开或者关的功能,不能满足一趟管柱进行多层试油及选择性投产的生产需求。机械震击式滑套虽然能实现多次开关动作,但它需要用特别的作业设备进行机械施震击,才能完成开或者关的动作,对作业设备和操作技巧的依赖性较高,对操作者的技术素质要求也较高,对井液中液体质量要求也较高,而且在深井和斜井中操作难度大,在含硫气井中作业风险大,不能实现一趟管柱分层试油及选择性投产作业工艺技术要求,多次起下管柱作业周期长,成本高。
如图1和如图2所示,现有的单一密封球开启压裂滑套为密封球开启式,投入不同尺寸的压裂球,通过憋压剪切球座,打开压裂通道,通道打开后始终保持开启状态。该一次性滑套工作步骤:(1)入井时初始状态:球座处于滑套关闭位置,封闭导流通道,可承受高压。(2)投入压裂球,球落座后,通过管柱内憋压,剪切销钉后,球座下移,导流通道开启,进行压裂作业,球座剪切后只能保持开启位置,无法关闭通道。该一次性滑套的缺点是:(1)现有的单一投球滑套,为一次性密封球开启滑套,剪切开启后,无法实现开启后关闭,就无法暂时关闭产层进行上试,如遇出水层无法选择性关闭(2)不能实现一趟管柱分层压裂、试油及选择性投产作业工艺技术要求。(3)多次起下管柱作业周期长、作业费用高、作业风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投球式开关压裂滑套。一种能同时用于直井和水平井的不依赖地面操作的密封球式可开关压裂滑套,通过投不同尺寸的压裂球,憋压剪切销钉后移动球座位置,开启和关闭导流通道来实现一趟管柱分层试油压裂及选择性投产作业工艺技术要求的滑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投球式开关压裂滑套,包括上滑套密封筒、连接短接、下滑套密封筒、下接头、上球座、中球座、下球座和剪切销钉、密封组件,所述上滑套密封筒一端内壁与所述连接短接的一端外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短接的另一端外壁与所述下滑套密封筒的一端内壁密封连接,所述下滑套密封筒的另一端内壁与所述下接头的一端外壁密封连接,所述上球座通过所述剪切销钉固定在所述上滑套密封筒的内部,且所述上球座与所述上滑套密封筒配合,所述中球座和所述下球座均通过所述剪切销钉固定在所述下滑套密封筒的内部,且所述中球座和所述下球座均与所述下滑套密封筒配合,所述中球座设置在所述上球座与所述下球座之间,所述下滑套密封筒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位于下球座的两端密封组件之间,所述上滑套密封筒内设置有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位于所述上球座的两端密封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球座的两端外壁均通过密封组件与所述上滑套密封筒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中球座和所述下球座的两端外壁均通过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下滑套密封筒的内壁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球座、中球座和下球座的球座内径由上至下逐级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上滑套密封筒与所述连接短接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短接与所述下滑套密封筒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下滑套密封筒与所述下接头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剪切销钉未断裂时,所述上滑套密封筒内设置的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位于所述上球座的两端之间,所述下滑套密封筒内设置的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位于所述下球座的两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洪潭,未经董洪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1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型X荧光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车辆类型识别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