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重柱式填充型平衡重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97587.3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王静;孟朝钰;王亚生;陈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72 | 分类号: | B66C23/7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倩倩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填充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重柱式填充型平衡重块,属于起重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平衡重块本体,平衡重块本体包括盖板、围板、底板和承重柱,盖板与底板上下相对设置,围板上下两端分别对接盖板和底板边缘,使得底板、围板和盖板之间形成填充腔室;所述填充腔室内设有填充物,承重柱周部固接所述填充物;所述承重柱的数量为至少3个,且相互平行设置;各承重柱纵向贯穿所述填充腔室,承重柱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贯穿至盖板或底板外设定高度,且所有承重柱的上端贯穿至盖板外的高度相同,所有承重柱下端贯穿至底板外的高度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承重柱结构,改变平衡重块之间的传力模式,实现减薄平衡重块壳体板厚度和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重柱式填充型平衡重块,属于起重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履带起重机是起重机械重要的一个分类,具备起重性能高、能带载行走、适应复杂环境等优点,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风电建设、核电建设、石化建设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平衡重块作为履带起重机增加起重重量和起重力矩的装置,其重量直接影响整机的起重性能。
现有填充型平衡重块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盖板1、围板3、底板2、筋板6,填充物5和垫板403,垫板403用来保证平衡重块叠摞时层间间隙水平一致。现有填充型平衡重块的理论传力路线如图4所示:第X+1层平衡重块400及第X+1层以上的平衡重块的重力通过第X层平衡重块401的垫板403传递至盖板,再经盖板传递至围板、筋板和填充物,接着传递至底板,最后经底板传递至第X-1层平衡重块402上。但实际制造过程中,因填充物理论密度与实际填充密度之间存在差异,会出现填料填不满的情况,此时,第X+1层平衡重块400及第X+1层以上的平衡重块的重力通过第X层平衡重块401的垫板403传递至盖板,再经盖板传递至围板,接着经围板传递至底板,最后经底板传递至第X-1层平衡重块402上,即填充物5不持力,而是通过填充型平衡重块的壳体本身传递平衡重块的重力。在上述平衡重块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保证平衡重块的受力要求,一般壳体板设计较厚,因此平衡重块钢材占比高,制作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承重柱式填充型平衡重块,通过增加承重柱结构,调整填充型平衡重块结构设计,优化现有填充型平衡重块传力形式,实现板材用量最小化,成本投入最低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重柱式填充型平衡重块,其包括平衡重块本体,所述平衡重块本体包括盖板、围板、底板和承重柱,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围板上下两端分别对接盖板和底板边缘,使得底板、围板和盖板之间形成填充腔室;所述填充腔室内设有填充物,承重柱周部固接所述填充物;所述承重柱的数量为至少3个,且相互平行设置;各承重柱纵向贯穿所述填充腔室,承重柱的上端和/或下端对应贯穿至盖板或底板外设定高度,且所有承重柱的上端贯穿至盖板外的高度相同,所有承重柱下端贯穿至底板外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重块本体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嵌设于所述盖板与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柱的数量为2N个,N为大于1的整数;N对承重柱中,每对两个承重柱对称设置于平衡重块本体中心线的两侧部;或者,所有承重柱均布设置于平衡重块本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柱的数量为2N+1个,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中一个承重柱设置于平衡重块本体的中心部位,其它N对承重柱中,每对两个承重柱对称设置于平衡重块本体中心线的两侧部;或者,其它2N个承重柱均布设置于平衡重块本体中心部位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承重柱相适应的上通孔,各承重柱分别经一个所述上通孔贯穿至盖板外设定高度,使得多个平衡重块本体叠置时相邻平衡重块本体之间具有层间间隙,且所述层间间隙的高度处处相等;各承重柱的下端端面抵接所述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对应各承重柱的抵接位置处设有凹陷部或突出部,使得多个平衡重块本体叠置时,下方平衡重块本体的承重柱顶端与所述凹陷部或突出部相接,以经所述凹陷部或突出部承接上方平衡重块本体的承重柱所传递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97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塑料生产用的造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贴标签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