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捕鱼笼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7363.6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0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飞云 |
主分类号: | A01K73/04 | 分类号: | A01K7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乐珠秀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捕鱼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捕鱼笼,包括笼架、笼盖、网衣及导环,笼架包括底板、以及一端连接在底板边缘的导向柱;导向柱设置有至少两根。笼盖连接在导向柱远离底板的一端。网衣呈管状罩设在导向柱外,网衣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边缘,网衣另一端与笼盖连接;网衣可沿导向柱滑动。导环设置在网衣远离底板的一端,导环适配于导向柱围设成的形状。笼架与笼盖形成鱼笼,罩设在导向柱外的网衣重力下滑或者提拉网衣上升,从而实现对鱼笼的打开或封闭,进而实现捕鱼或收网。通过网衣及导环的重力自然下滑,轻松实现“撒网”,通过将网衣向上拉动,实现“收网”,整个捕捞过程便捷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捕鱼笼。
背景技术
渔具是直接用于捕捞或采收水域中经济动物的各种工具的总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利用天然的树枝钩刺和鹿角、猪齿、石头等制成原始渔具在河流、湖泊中捕食鱼贝。渔具一般可分为网渔具、钓渔具、其他渔具,其中网渔具相比钓鱼具和其他渔具拥有捕鱼效率更高的优点,而捕鱼笼作为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网渔具,对于底层鱼类以及虾蟹类的捕捞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目前的捕鱼笼结构大多为在网衣包在笼架外侧扎结,上面网衣中部留有取鱼口,并穿有扎口绳,收放不方便,且现有的捕鱼笼在提绳拉网时,网衣始终处于张开状态且四周不设围挡,跑鱼率较高。
有鉴于此,如何使得捕鱼笼便于收放且跑鱼率低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捕鱼笼。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捕鱼笼收放不便且跑鱼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捕鱼笼,包括笼架、笼盖、网衣及导环,笼架包括底板、以及一端连接在底板边缘的导向柱;导向柱设置有至少两根。笼盖连接在导向柱远离底板的一端。网衣呈管状罩设在导向柱外,网衣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边缘,网衣另一端与笼盖连接;网衣可沿导向柱滑动。导环设置在网衣远离底板的一端,导环适配于导向柱围设成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导向柱及笼盖形成捕鱼笼,而导环带动网衣沿导向柱上下滑动,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开合的捕鱼笼。将捕鱼笼置入水中,网衣在导环的重力作用下,自动的沿导向柱滑下,此时,水生物可进入底板吃饵。需要收网时,提起网衣向上滑动,则网衣与底板及笼盖形成一个封闭的笼,使得水生物无法逃脱,从而实现捕鱼。
进一步地,笼盖边靠近其外周设置有数个贯穿孔,网衣通过拉绳穿过贯穿孔而与笼盖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笼盖上表面的拉绳即可实现提拉网衣,操作十分的便捷。
进一步地,数个贯穿孔呈中心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向上提拉网衣时,网衣受力均衡,导环的滑动顺畅,从而减少了网衣及导环滑动带来的波动,进而减少了对鱼群等水生物的影响,减少跑鱼率。
进一步地,拉绳在笼盖上表面结成拉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几束拉绳在笼盖上表面汇成一个结,防止拉绳滑入水中而无法拉动网衣,并且形成拉扣便于提拉网衣。
进一步地,导向柱呈中心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环沿导向柱滑动时,更加的平稳。
进一步地,底板为圆形,其边缘朝向所述笼盖方向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底板为圆盘形,便于盛放饵料。
进一步地,笼架还包括连接在底板外周的收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捕鱼时,用于放置重力滑落的网衣及导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飞云,未经周飞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7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