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烧制建盏的电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5792.X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7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夷山建窑建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2 | 分类号: | F27D3/12;F27D11/00;F27D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邓贵琴;刘兆庆 |
地址: | 354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烧制 电窑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烧制建盏的电窑炉,包括炉体及炉门。所述炉体中设有电加热组件,所述炉体的左右腔壁分别设有一倾斜角为40‑60°的斜坡面;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一组第一加热元件及两组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于所述炉体的腔顶,所述两组第二加热元件分别设于两所述斜坡面上。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三组加热元件,呈三角式分布,可以实现立体式的加热,温度更均衡,建盏成品率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盏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烧制建盏的电窑炉。
背景技术
说到时下流行的茶器,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建盏,不管是其神秘的烧制工艺,还是其保温蓄热的功效,都是其成为茶人新宠的理由。
建盏的一种烧制方法是电烧,即通过电窑烧制建盏。现代电窑原理是用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窑内温度上升,当窑内达到一定温度时加入定量油柴,使窑内生成适合建盏成型的还原气氛以及产生“落灰”。电窑的温度相对柴窑更好控制,气泡较少,目前建阳当地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烧法。
但现有电窑仍然有可改进之处,主要体现为:受限于底部加热元件不易清洁,易损伤,以及顶部投柴需求,少有在电窑底部及顶部设置加热元件,而大多通过在炉体左右腔壁及后腔壁上设置发热元件以加热,其不足之处在于,发热源的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建盏品质的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源分布更均衡的用于烧制建盏的电窑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烧制建盏的电窑炉,包括炉体及炉门,所述炉体中设有电加热组件,所述炉体的左右腔壁分别设有一倾斜角为40-60°的斜坡面;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一组第一加热元件及两组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于所述炉体的腔顶,所述两组第二加热元件分别设于两所述斜坡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及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为碳硅棒。
优选地,平行于前后方向,所述炉体的腔顶阵列有若干道直槽,各第一加热元件设于于各直槽中;平行于所述斜坡面的倾斜方向,所述斜坡面上阵列有若干道斜槽,各第二加热元件设置于各斜槽中。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一腔壁上设有投柴孔,所述投柴孔下方设有油柴托架。
优选地,还包括轨道、推车及烧成架,所述炉体的下方非封闭以形成进窑通道,所述轨道的一端铺设在所述进窑通道中,所述推车搭载于所述轨道上,所述炉门及所述烧成架搭载于所述推车上。
优选地,所述推车的前侧及左右两侧形成挡火条,所述炉体的腔壁上形成适配于所述挡火条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推车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推车前进或后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三组加热元件,呈三角式分布,可以实现立体式的加热,温度更均衡;
2、本实用新型设置直槽以安装第一加热元件,便于安装;设置斜槽以安装第二加热元件,便于清洁;
3、本实用新型在侧壁设置投柴孔,投柴更便捷;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进窑通道,并通过推车实现待烧制建盏的进窑,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山建窑建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未经武夷山建窑建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57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建筑装饰的吊顶用龙骨架
- 下一篇:多孔气流分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