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刷防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1634.7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2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兴联;彭江;张恩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刷防撞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刷防撞结构,属于环保车技术领域,为解决易碰撞、易损坏等技术问题而设计。边刷防撞结构包括护圈、支撑框架、防撞触边和缓冲机构,支撑框架连接在车身上,缓冲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框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护圈上,防撞触边设在护圈和/或支撑框架上。该边刷防撞结构具有缓冲防护功能,能够有效地避免边刷和障碍物遭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刷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环卫方面发展尤其迅速,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清扫车上路测试。当前自动驾驶的垃圾清扫车主要依靠GPS等传感器进行定位和感知路沿、墙或路缘石等边界。但由于自动驾驶的垃圾清扫车的GPS等传感器存在定位误差,此误差的存在导致自动驾驶清扫车在行驶过程容易碰撞到其他物体从而造成边刷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边刷防撞结构,该边刷防撞结构具有缓冲防护功能,能够有效地避免边刷和障碍物遭到损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边刷防撞结构,设置在边刷上,所述边刷防撞结构包括护圈、支撑框架、防撞触边和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在车身上,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护圈上,所述防撞触边设在所述护圈和/或所述支撑框架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架本体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架本体的端部上,所述防撞触边设在所述架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性件和边杆,所述边杆的第一端绕竖直方向转动连接在所述架本体的端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架本体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边杆的第二端上,所述弹性件、所述边杆和所述支撑块围设形成可调整内角的三角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边刷防撞结构还包括悬挂电机座,所述悬挂电机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边刷,所述护圈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悬挂电机座上,所述边杆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悬挂电机座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边杆的第二端和所述支撑块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销钉,所述边杆的第一端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架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销钉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竖直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边刷防撞结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撞触边上,其用于检测是否撞击障碍物。
可选地,所述氮气弹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氮气弹簧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块和悬挂电机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护圈呈弧形结构,所述防撞触边与所述护圈相适应的呈弧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架本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缓冲机构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双重防撞结构,一是通过防撞触边设在护圈和/或支撑框架上,起到物理防撞功能,障碍物刚撞击在防撞触边上,能够缓冲一部分冲击力,二是在支撑框架和护圈之间设置缓冲机构,剩余的冲击力传递至缓冲机构,缓冲机构进行力的抵消,从而有效地避免边刷遭到损坏,以及保护了障碍物,因此,本实施例的边刷防撞结构具有缓冲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刷防撞结构的第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刷防撞结构的第二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刷防撞结构的第三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1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空施工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