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光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68047.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磊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V1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陈子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光透镜,包括本体,本体为由透明材质制成的本体,本体的一端设有发光腔,锥形的宽度自靠近发光腔至远离发光腔的方向逐渐增加,本体设有凹陷腔,发光腔与凹陷腔间隔设置,本体还凹陷有环槽,环槽设有若干条圆环,本体的外侧壁设有钻石鳞甲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外界的LED作为光源安装于发光腔内,LED发射出的光线进入本体内实现调整光线的功能,通过本体的侧壁设置钻石麟甲纹,反射混光的作用,防止出现黄光。通过凹陷腔对光线束进行处理,实现减少眩光的功能,通过环槽和设置在环槽处的若干条圆环,起到减弱局部光强的作用,减少光斑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光透镜。
背景技术
LED一般指的是发光二极管,通过电子和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实现照明的功能。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照明效果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应地,常规的方式是通过添加透镜,对LED发出的光线进行调整,造成照明效果的变化,但是由于透镜的结构限制,通过常用的透镜调整发出的光线存在眩光和光斑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混光透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混光透镜,包括本体,本体为由透明材质制成的本体,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容设外界的LED的发光腔,本体的截面形状为锥形,锥形的宽度自靠近发光腔至远离发光腔的方向逐渐增加,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凹陷腔,发光腔与凹陷腔间隔设置,本体的另一端还凹陷有环槽,环槽的槽底高度自靠近凹陷腔至远离凹陷腔的方向逐渐增加,环槽的表面设有若干条圆环,圆环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本体的外侧壁设有钻石鳞甲纹。
进一步的,发光腔靠近凹陷腔的端面为第一弧形面。
进一步的,发光腔远离第一弧面的一端边缘设有第一雾面处理层。
进一步的,凹陷腔靠近发光腔的端面为第二弧形面,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的间距自中心至边缘逐渐减少。
进一步的,凹陷腔的表面设有葵花珠面。
进一步的,本体的另一端突伸有安装边缘,安装边缘设有第二雾面处理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外界的LED作为光源安装于发光腔内,LED发射出的光线进入本体内实现调整光线的功能,通过本体的侧壁设置钻石麟甲纹,反射混光的作用,防止出现黄光。通过凹陷腔对光线束进行处理,实现减少眩光的功能,通过环槽和设置在环槽处的若干条圆环,起到减弱局部光强的作用,减少光斑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本体;2、发光腔;3、凹陷腔;4、环槽;5、圆环;6、第一弧形面;7、第一雾面处理层;8、第二弧形面;9、第二雾面处理层;10、安装边缘;11、葵花珠面;12、钻石鳞甲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一种混光透镜,包括本体1,本体1为由透明材质制成的本体1,本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容设外界的LED的发光腔2,本体1的截面形状为锥形,锥形的宽度自靠近发光腔2至远离发光腔2的方向逐渐增加,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凹陷腔3,发光腔2与凹陷腔3间隔设置,本体1的另一端还凹陷有环槽4,环槽4的槽底高度自靠近凹陷腔3至远离凹陷腔3的方向逐渐增加,环槽4的表面设有若干条圆环5,圆环5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本体1的外侧壁设有钻石鳞甲纹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磊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磊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8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散热保护功能的电梯机电设备
- 下一篇:定转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