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油雾管冷凝油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67986.5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1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猛;任春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机油 冷凝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压缩机油雾管冷凝油滴收集装置,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为解决油雾接口管冷凝积累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压缩机的油污排放口安装有油雾接口管,油雾接口管的出口端设置于厂房外部,厂房外设有油雾排放管和废油收集钢桶,油雾排放管的直径大于油雾接口管,其包括竖直管体和侧管体,其中竖直管体一侧设有油雾进口,油雾接口管的出口端与油雾进口连通,竖直管体下端设有集油出口并连接有废油收集管,废油收集管的下端设置于废油收集钢桶内;油雾排放管的侧管体一端与竖直管体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斜口,斜口方向倾斜朝下;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油雾接口管冷凝积累堵塞的问题,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压缩机油雾管冷凝油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分项目中,空压机和增压机需要设置排油雾的装置,其结构一般采用油雾接口管,一端连通压缩机油雾排放口,另一端延伸至压缩机厂房外部进行排放。通常30000m3/h~60000m3/h的空分项目,排油雾管的管径为DN80。
根据以往的工程运行情况,压缩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油雾冷凝积累在油雾接口管出口端,造成油雾管堵塞,清洗非常困难繁琐,并且反复堵塞,耗费人力;公告号为CN211725009U,名称为压缩机油站油雾回收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收集废油、改善周围环境的装置,其采用冷却器回流并设计了具体尺寸,但是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其解决的问题是稳定压缩机油箱负压,不适用于解决上述油雾接口管冷凝积累堵塞的问题;因此,亟需压缩机油雾管冷凝油滴收集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压缩机油雾管冷凝油滴收集装置,以解决油雾接口管冷凝积累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压缩机油雾管冷凝油滴收集装置,包括压缩机厂房,其中安装有压缩机,压缩机的油污排放口安装有油雾接口管,油雾接口管的出口端设置于厂房外部,厂房外还设有油雾排放管和废油收集钢桶,油雾排放管的直径大于油雾接口管,其包括竖直管体和侧管体,其中竖直管体一侧设有油雾进口,油雾接口管的出口端与油雾进口连通,竖直管体下端设有集油出口并连接有废油收集管,废油收集钢桶的上端设有顶盖,废油收集管的下端贯穿顶盖设置于废油收集钢桶内;油雾排放管的侧管体一端与竖直管体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斜口,斜口方向倾斜朝下。
优选的,竖直管体内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翅片,翅片倾斜向下设置,且两侧的若干个翅片交错等距间隔分部。
优选的,油雾排放管的直径为油雾接口管的直径的两倍。
优选的,侧管体的中心线水平,斜口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5°。
优选的,废油收集管的下端一侧紧贴在废油收集钢桶的内壁。
优选的,油雾接口管、油雾排放管、废油收集管和废油收集钢桶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优选的,油雾接口管的管径型号采用DN80,油雾排放管的管径型号采用DN150,废油收集管的管径型号采用DN25;废油收集钢桶的直径为300mm,高400mm,壁厚1.5mm。
优选的,油雾接口管的出口端有2cm设置在厂房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压缩机油雾管冷凝油滴收集装置,采用了更大直径的管体作为油雾排放管,当油雾从厂房内部经过油雾接口管,传输到位于厂房外部的直径较大的油雾排放管后,会加速冷凝,如果冷凝效果不理想,还可以在油雾排放管中安装翅片加速冷凝,冷凝下来的油滴通过废油收集管流入废油收集钢桶内,而不会堵塞油雾接口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7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