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脏起搏器电极导丝塑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52169.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5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蔚有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B21F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241004***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脏 起搏器 电极 导丝塑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电极导丝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壳、转盘、大拇指套环、推块;所述大拇指套环固定连接在卡壳外侧,所述转盘与卡壳铰连接,所述推块固定连接在推块上;该装置为医护人员体提供了一种导丝塑形工具,由两开合半圆组成,利用半圆相对旋转对导丝进行弯折塑形,通过改变两半圆下边缘卡槽的角度实现导丝引导弯折,代替整个过程中手动人工弯折导丝,提高了导丝塑形的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得整个手术过程质量、效率得以提升;同时,该装置在塑形时以导轨的形式对导丝进行引导弯折塑形,在弯折受力时整根导丝受力均匀,不会出现未弯折部位弯曲的现象,相较于先前的手工弯折,弯折塑形质量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脏起搏器电极导丝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或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颈动脉窦性晕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药物难治性心力衰竭等。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常将脉冲发生器单独称为起搏器。起搏系统除了上述起搏功能外,尚具有将心脏自身心电活动回传至脉冲发生器的感知功能。
起搏器主要由电源(亦即电池,现在主要使用锂-碘电池)和电子线路过程,能产生和输出电脉冲。
电极导线是外有绝缘层包裹的导电金属线,其功能是将起搏器的电脉冲传递到心脏,并将心脏的腔内心电图传输到起搏器的感知线路。
现目前,对于心脏起搏器电极的操作存在以下困难:
1、目前在临床起搏器手术过程中,每次都得对起搏电极导丝进行手工塑形,以便于将电极输送到满意部位,因为是临时在手术台上由手术医师徒手进行弯折塑形,塑形效果往往不好,质量不佳,需要反复尝试,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心脏间隔部起搏电极导丝的塑形,有时需要做成立体弯型,徒手对导丝进行塑形,更是难以令人满意。
2、针对心脏起搏器电极导丝塑形方面,因为是徒手塑形,存在塑形角度不标准,未塑形的位置同样存在弯折的情况,影响整个导丝的最终塑形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心脏起搏器电极导丝塑形装置,该装置为医护人员体提供了一种心脏起搏器电极导丝(特别针对心脏间隔部起搏电极导丝)塑形工具,由两开合半圆组成,利用半圆相对旋转对导丝进行弯折塑形,通过改变两半圆下边缘卡槽的角度实现导丝引导弯折,代替整个过程中徒手弯折导丝,提高了导丝塑形的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得整个手术过程质量、效率得以提升;同时,该装置在塑形时以导轨的形式对导丝进行引导弯折塑形,在弯折受力时整根导丝受力均匀,不会出现未弯折部位弯曲的现象,相较于传统的徒手弯折,弯折塑形质量更佳;其次,该装置卡槽线边缘设有矩形槽,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弯折塑形,方便弯折点距离较短的弯折,实际运用中,实用性更强,可实现不同方向的弯折塑形;最后,该装置设有刻度,在弯折塑形过程中能通过刻度的直观表现控制导丝弯折的角度,有利于提高导丝塑形的精准程度以及导丝塑形的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心脏起搏器电极导丝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壳、转盘、大拇指套环、推块;
所述大拇指套环固定连接在卡壳外侧,所述转盘与卡壳铰连接,所述推块固定连接在推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壳整体呈半圆状,下边缘呈上下错落状,内部中空,所述卡壳底部设有连接圆环,转盘铰连接在连接圆环上,连接圆环上方设有设有第一导丝卡槽,贯穿其卡壳一侧,所述卡壳后方设有弧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2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板点胶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的拌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