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矿库内排洪涵管的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31386.3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镭;王培鑫;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王梦娜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矿 库内 排洪 涵管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矿库内排洪涵管的加固结构,属于尾矿库安全领域,解决了尾矿库内排洪涵管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紧贴涵管内壁沿涵管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钢拱圈,多个钢拱圈之间通过纵向支撑杆连接成整体框架,涵管内设有可移动的内滑模模板,以内滑模模板为模板在整体框架内浇筑有纤维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在涵管内部设置钢拱圈及纵向支撑杆,对涵管管体形成初步支撑,又在钢拱圈内部浇筑纤维混凝土,钢拱圈和纤维混凝土对涵管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涵管的承载力,保障了尾矿库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涵管内窄小空间的施工,施工完成后形成光滑的内壁,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涵管泄洪能力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矿库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矿库内排洪涵管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尾矿库内排洪涵管常出现涵管损坏、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工程事故,因其深埋于尾矿库中,维修加固难度大而导致难以修复,若发生断裂会引发重大事故,给尾矿库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矿库内排洪涵管的加固结构,以解决尾矿库内排洪涵管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矿库内排洪涵管的加固结构,紧贴涵管内壁沿涵管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钢拱圈,多个钢拱圈之间通过纵向支撑杆连接成整体框架,涵管内设有可移动的内滑模模板,以内滑模模板为模板在整体框架内浇筑有纤维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钢拱圈沿涵管长度方向均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纤维混凝土采用高强纤维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钢拱圈采用型钢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钢拱圈的厚度为25-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纤维混凝土与钢拱圈的总厚度为30-6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涵管内部设置钢拱圈及纵向支撑杆,对涵管管体形成初步支撑,又在钢拱圈内部浇筑纤维混凝土,钢拱圈和纤维混凝土对涵管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涵管的承载力,保障了尾矿库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型钢制作钢拱圈,配合纤维混凝土,形成“微拱圈混凝土结构”,不但强度高,而且在涵管内腔占用空间小,对涵管的泄洪能力影响小。本实用新型采用内滑模法施工纤维混凝土,适用于涵管内窄小空间的施工,施工完成后形成光滑的内壁,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涵管泄洪能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矿库内排洪涵管的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中:1-涵管;2-钢拱圈;3-纵向支撑杆;4-纤维混凝土;5-内滑膜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尾矿库内排洪涵管的加固结构,紧贴涵管1内壁沿涵管1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钢拱圈2,多个钢拱圈2之间通过纵向支撑杆3连接成整体框架,涵管1内设有可移动的内滑模模板5,以内滑模模板5为模板在整体框架内浇筑有纤维混凝土4。
多个钢拱圈2沿涵管1长度方向均布。
纤维混凝土4采用高强纤维混凝土。
钢拱圈2采用工字型、L型、T型或C型型钢制成。
钢拱圈2的厚度为25-50mm。纤维混凝土4与钢拱圈2的总厚度为30-60mm。
一种尾矿库内排洪涵管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1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