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构建鱼道的景观跌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28172.0 | 申请日: | 202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5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荣华;黄森军;张歌;张凤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E02B8/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构建 鱼道 景观 跌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构建鱼道的景观跌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构建鱼道的景观跌水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工程及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构建鱼道的景观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作为挡水建筑为的堰体,该堰体下游过流面设置为多级串联式阶梯形跌水,每级阶梯形跌水均由跌水池和位于跌水池下游侧边缘的跌水墙组成;所述跌水墙由景观置石和填充石组合而成,其中景观置石粒径大于填充石,填充石用于控制相应跌水池深度,该填充石顶面形成鱼道,填充石的顶部与下一级阶梯形跌水中水池水面高差小于鱼类洄游的跃起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构建鱼道的景观跌水结构。适用于水利工程及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跌水是园林景观设计四要素之一,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在城市河道和部分具有景观、旅游需求的乡村河道中常有应用。跌水结构一方面可以结合堰坝等抬高上游水位,形成一定的水深及水面,满足生态景观需求;另一方面利用地形高差设计增加水体流速,改善河道流动力不足现状,并通过曝气增氧提升河道水质。
目前,常用的跌水结构往往仅考虑水利、景观、水质提升等方面,跌水堰高差较大,对河流纵向生态连续性考虑不足,未针对鱼类洄游进行设计,阻断了鱼类的自然通道,不利于河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有传统水利功能,又能兼顾生态、景观、亲水等多种功能的新型跌水结构,从而解决传统跌水堰高落差影响下河流的纵向连通性阻断问题。
专利申请号为2018109747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堰坝及其构建方法,所述生态景观堰坝包括堰坝和各级跌水,所述堰坝为挡水建筑物,在堰坝下游紧邻堰坝设置“之”字形多级串联式跌水,以形成落差变化的多级人工瀑布,堰坝和第一级跌水之间、各级跌水之间分别设置跌水池用以消能,同时利用串联的多级跌水,布置鱼道,或直接形成鱼梯,作为生物洄游通道;各级跌水池兼作景观水池;另外,对枯水期不溢流的堰坝,在堰坝中部设置生态流量泄流孔,兼作过鱼孔。该专利公布的鱼道采用鱼梯形式,鱼道设置空间受到河道宽、美观等要求限制,形式单一,鱼道设置空间有限。另外,该结构的人造设计痕迹较重,未考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性,仅适用于都市化景观河道,不适用于近自然河道的构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构建鱼道的景观跌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构建鱼道的景观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作为挡水建筑为的堰体,该堰体下游过流面设置为多级串联式阶梯形跌水,每级阶梯形跌水均由跌水池和位于跌水池下游侧边缘的跌水墙组成;
所述跌水墙由景观置石和填充石组合而成,其中景观置石粒径大于填充石,填充石用于控制相应跌水池深度,该填充石顶面形成鱼道,填充石的顶部与下一级阶梯形跌水中水池水面高差小于鱼类洄游的跃起高度。
所述景观置石粒径为30~50cm;所述填充石粒径为15cm~20cm。
所述阶梯形跌水的跌坎高度20~40cm,所述填充石的顶部与下一级阶梯形跌水中水池水面高差小于40cm。
所述跌水池采用卵石铺面。
所述堰体的堰顶下游边缘和所述阶梯型跌水的跌坎形式设置为直线或曲线。
所述堰体的堰顶设置汀步并预留生态流量泄流孔。
所述堰体置于混凝土基础上,堰体下游依次设置有消力池和抛石防护。
所述消力池深度不小于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堰体下游过流面设置多级串联式阶梯型跌水,阶梯型跌水由跌水池、跌水墙组成,形成池-坎型鱼道,作为鱼类洄游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8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