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25863.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昌清;陈小波;王学辉;陈亮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30 | 分类号: | H01M50/30;H01M50/375;H01M50/593;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属于动力电池安全技术领域。该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列布置,电池单体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壁设置有泄压机构,第二壁和箱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防护构件。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泄压机构和防护构件分别设置在电池单体的两个不同的壁上。这样,当电池热失控产生的排放物从第一壁上设置的泄压机构排出时,如果有排放物掉落在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在防护构件的防护作用下,能有效避免电池单体的第二壁和箱体的内壁电连接,降低短路风险,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动力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电池的安全问题不能保证,那该电池就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能有效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排列布置,电池单体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壁设置有泄压机构,泄压机构用于在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
箱体,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体;
防护构件,设置于电池单体的第二壁和箱体的内壁之间,防护构件用于在泄压机构致动时,防止来自电池单体的排放物使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与箱体的内壁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泄压机构和防护构件分别设置在电池单体的两个不同的壁上。当电池热失控产生的排放物从第一壁上设置的泄压机构排出时,如果有排放物掉落在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在防护构件的防护作用下,能有效避免电池单体的第二壁和箱体的内壁电连接,降低短路风险,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地,防护构件固定于电池单体的第二壁和/或箱体的内壁。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仅在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上设置防护构件,可以仅在箱体的内壁上设置防护构件,还可以在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上设置防护构件的同时,在箱体的内壁上也设置防护构件。防护构件的设置方式多样化,且当同时在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上和箱体的内壁上设置防护构件时,防护效果更好。
可选地,防护构件与电池单体的第二壁和/或箱体的内壁粘接固定。
可选地,电池还包括固定带,固定带环绕多个电池单体的外周设置,且固定带用于将防护构件固定于电池单体的第二壁。
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构件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而在将防护构件固定在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上时,不仅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还可以将固定带环绕在该多个电池单体的外周,通过固定带将防护构件固定在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上,固定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可选地,防护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防护构件和第二防护构件,第一防护构件用于与电池单体的第二壁固定连接,第二防护构件用于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上设置防护构件的同时,还可以在箱体的内壁上也设置防护构件。基于此,可以在电池单体的第二壁上设置第一防护构件,在箱体的内壁上设置第二防护构件。在第一防护构件和第二防护构件的防护作用下,能有效避免电池单体的第二壁和箱体的内壁电连接,降低短路风险,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分体设置的第一防护构件和第二防护构件使得两者的布置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5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单手调节的自行车升降鞍管
- 下一篇:基于搅拌原理的动态投料料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