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竖向焊接的升降吊笼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5911.2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7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中林;崔运浩;葛梓龙;胡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E04G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19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续 多腔双 钢板 组合 剪力 竖向 焊接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用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竖向焊接的升降吊笼;其特征是:包括卡板、手拉葫芦、吊笼本体;吊笼滚轮;卡板卡设在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顶部;在卡板上挂设手拉葫芦,手拉葫芦与吊笼本体吊装连接,吊笼本体的底部设置吊笼滚轮且吊笼滚轮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面接触,通过手拉葫芦来使吊笼本体上下移动,通过吊笼滚轮减小吊笼本体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本吊笼进行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竖向焊接作业与传统方法相比,工艺原理简单,便于操作,可人工升降;可周转使用,节约材料;拆卸方便、加快施工速度,节约成本;自重较轻,可人工搬运,不占用起重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竖向焊接的升降吊笼。
背景技术
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一般适用于超高层核心筒,钢板墙之间拼接的焊接量大,竖向焊缝较长,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带平台式双向吊笼,挂设在钢板墙上进行焊接,由于竖向焊缝较长,带平台式双向吊笼制作时采用的措施材料较多,且重量较重,需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周转使用,占用起重机械,对工期和成本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可升降吊笼,具有操作便捷、移动灵活的用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竖向焊接的升降吊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竖向焊接的升降吊笼,包括卡板(1)、手拉葫芦(2)、吊笼本体(7);吊笼滚轮(11);其中,卡板(1)卡设在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10)的顶部;在卡板(1)上挂设手拉葫芦(2),手拉葫芦(2)与吊笼本体(7)吊装连接,吊笼本体(7)的底部设置吊笼滚轮(11)且吊笼滚轮(11)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10)的侧面接触,如此,通过手拉葫芦来使吊笼本体(7)上下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吊笼滚轮(11)减小吊笼本体(7)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10)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的用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竖向焊接的升降吊笼,还包括第一防坠器(3)和第一连接耳板(12),所述连接耳板(12)设置在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10)的侧部,第一防坠器(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耳板(12)和吊笼本体(7)连接。
所述的用于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竖向焊接的升降吊笼,还包括第二防坠器(3’)和第二连接耳板(12’);所述第二连接耳板(12’) 设置在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10)的侧部,第二防坠器(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耳板(12’)连接,另一端伸入吊笼本体(7)中,用于与操作人员连接。
通过本吊笼进行连续多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竖向焊接作业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工艺原理简单,便于操作,可人工升降;
2、可周转使用,节约材料;
3、拆卸方便、加快施工速度,节约成本;
4、自重较轻,可人工搬运,不占用起重机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板墙顶部上卡板、手拉葫芦及防坠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吊笼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5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的快捷安拆使用的组合接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