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1992.9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0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谭化兵;潘卓成;潘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宇航派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3;H05B3/14;H05B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6 | 代理人: | 张超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石墨 电热 | ||
1.一种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封装层、第二封装层以及封装在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之间的多条石墨烯发热电极和汇流电极,所述石墨烯发热电极呈可拉伸形状,所述汇流电极连接不同石墨烯发热电极的正极或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石墨烯发热电极呈波浪型曲线或/和螺旋型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石墨烯发热电极呈波浪型曲线组成的形状或/和螺旋型曲线组成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电极包括第一PI覆盖膜、第二PI覆盖膜以及设置在第一PI覆盖膜和第二PI覆盖膜之间的石墨烯导热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电极包括所述石墨烯发热电极包括第一PI覆盖膜、第二PI覆盖膜以及设置在第一PI覆盖膜和第二PI覆盖膜之间的石墨烯导热线路,所述石墨烯导热线路包括呈可拉伸形状的石墨烯导热膜形成的阵列和离型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I覆盖膜上设置有通孔,用于露出部分石墨烯导热膜,所述部分石墨烯导热膜用于与汇流电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I覆盖膜的厚度为5-50微米,所述石墨烯导热膜的厚度为1-200微米,所述第二PI覆盖膜的厚度为5-50微米,所述石墨烯发热电极的宽度为0.5-10mm,曲线弧度为60°~2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电极的宽度为2-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电极包括柔性线路板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用于连接石墨烯发热电极的正极或负极,所述柔性线路板为汇流电极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呈曲线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银胶粘接过渡层,所述银胶粘接过渡层用于石墨烯发热电极和接线端子的热压贴合,通过银胶实现柔性线路板和石墨烯发热电极的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胶,用于密封石墨烯发热电极和接线端子的接头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为环氧胶、丙烯酸胶或硅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为超柔性编织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熔胶膜,用于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的热压贴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膜为EVA、TPU或PES。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电极通过双面胶压合粘贴在第一封装层;所述石墨烯发热电极通过双面胶粘贴在第一封装层,所述汇流电极和石墨烯发热电极的正极或负极通过银胶粘接过渡层热压贴合,通过密封胶在汇流电极和石墨烯发热电极的接头处密封处理;所述第二封装层通过热熔胶膜与第一封装层热压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宇航派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宇航派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19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维修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屏模块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