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06897.X | 申请日: | 202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4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蒋祥林;黄生银;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浚达华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40 | 分类号: | H01R24/40;H01R31/06;H01R13/629;H01R13/621;H01R13/639;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吴佳佳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同轴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涉及转接器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装置、内导装置、绝缘装置、固定装置、安装导向装置以及信号连装置,锁板一侧表面与第一壳体一侧表面连接,导体外表面与第一壳体内表面连接,绝缘体外表面与导体内表面连接,若干支架一侧表面均与导体内表面连接,支撑架一端与支架内表面连接,第二伸缩架下表面与导体内部下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根据电缆的粗细调整第一螺栓的位置,即调整夹紧板的位置,使两边的夹紧板夹紧电缆,将电缆的一端放到托板上,根据电缆的粗细调整第一伸缩架以及第二伸缩架的高度,方便电缆与信号接头对接,同时调整伸缩绝缘架的数量,使电缆上方空间被整伸缩绝缘架覆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转接器通常是装接于电缆或者安装于仪器上一种元件,是用于传输线连接或者分离的一种设备,主要起到桥梁的作用。
同其他电子元件相比,射频同轴转接器的出现的比较晚,1930年出现的UHF连接器是最早的射频同轴转接器,在二战期间才出现产生了N、C、BNC、TNC、等中型系列,1958年之后出现了SMA、SMB、SMC等小型化产品,在经历近年来的发展射频同轴转接器已经形成具有独立完整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元件。
现有的射频同轴转接器是固定的尺寸,不能适应于不同粗细的电缆,另外现有的射频同轴转接器为一体的不方便拆卸,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不能适应于不同粗细的电缆和不方便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包括外壳装置、内导装置、绝缘装置、固定装置、安装导向装置以及信号连装置,所述外壳装置包括第一壳体、锁板以及锁孔,所述锁板一侧表面与第一壳体一侧表面连接,所述锁板一侧表面设有锁孔,所述内导装置包括导体以及凸起,所述导体外表面与第一壳体内表面连接,所述导体内表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绝缘装置包括绝缘体、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所述绝缘体外表面与导体内表面连接,所述绝缘体一侧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凸起滑动配合,所述绝缘体一侧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架、支撑架、夹紧板以及第一螺栓,若干所述支架一侧表面均与导体内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支架内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夹紧板上表面均与支撑架下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架下表面以及由夹紧板上表面均设有第一通孔,若干所述第一螺栓分别与第一通孔连接,所述安装导向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架以及第二伸缩架,所述第一伸缩架下表面与导体内部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架下表面与导体内部下表面连接,所述信号连装置包括第二壳体以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二壳体一侧表面以及第一壳体一侧表面均设有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二螺栓分别与第二通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装置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一端与锁孔内表面连接,将插销拔开,可以使第一壳体打开。
优选地,所述内导装置还包括电缆放置槽,所述导体内部下表面设有电缆放置槽,将电缆放到电缆放置槽。
优选地,所述绝缘装置还包括伸缩绝缘架,若干所述伸缩绝缘架外表面分别与若干第二凹槽内表面连接,伸缩绝缘架可以根据电缆的粗细打开不同数量的伸缩绝缘架。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螺纹孔,所述支撑架设有若干螺纹孔,多个螺纹孔方便螺栓移动,进而使夹紧板根据电缆粗细进行移动。
优选地,所述安装导向装置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一端与第一伸缩架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托板一端与第二伸缩架一侧表面连接,将电缆放到托板上,托板将电缆的一端托起,方便与信号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信号连装置还包括信号接头,所述第二壳体一侧表面设有第三通孔,两个所述信号接头分别与第三通孔连接,信号接头进行信号传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浚达华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浚达华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6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