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4831.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0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栾天华;杨晓;许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艳阳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08 | 分类号: | B65G21/08;B65G15/30;B08B5/04;B08B15/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汇智海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5 | 代理人: | 王皎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扬尘 收集 转运 储存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尘综合治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本系统包括与带式输送机的导料槽连接的扬尘收集单元、与扬尘收集单元连接的扬尘转运单元、与扬尘转运单元连接的扬尘储存单元、与扬尘储存单元连接的扬尘回收单元。所述扬尘收集单元、扬尘储存单元和扬尘回收单元分别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治理工作区粉尘污染问题、保障现场工作环境满足职业健康要求、保护生产设备运动部件不受粉尘危害。对于易燃易爆特性的扬尘场所可以消除火灾隐患。对于利用价值或经济价值较高的物料可以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尘综合治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带式输送机对易产尘物料进行转运加工过程中的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一些松散裸漏的物料,根据物料的不同特性,部分物料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譬如转运、筛分、破碎、粉碎等)会产生扬尘。
小颗粒松散物料在带式输送机上输运过程中,总会途径改变运输方向或调整运输高度的点。此时,两条临近的带式输送机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具备一定速度的物料从一条带式输送机下落到另一条带式输送机上,物料在下落过程中沿着平抛曲线撞击带式输送机头部罩,然后滑入落料溜槽中,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部带式输送机上。此过程中,物料流动形态不规律,时而分散时而聚集,同时物料周围的空气在物料的拖动与挤压下流场分布也极其不规律,所形成的杂乱剪切气流造成落料溜槽和封闭导料槽内形成正压,气流会带着飞扬的细小物料颗粒从导料槽缝隙处喷出,形成扬尘。
某些物料处理设备,如筛分机械、破碎机械、研磨机械等,在运转过程中也会在设备内部形成正压,从出口处的导料槽缝隙溢出粉尘。
扬尘飘散到周围环境中,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对工作区环境的污染。处于工作区的运行人员如果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其身体健康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呼吸系统及其他器官系统将直接或间接受到侵害。粉尘漂浮在空间中或落在设备上会阻碍照明并且影响观察视线,会加快设备运动部件的磨损而引起机械早期损坏、漏油、降低使用寿命,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等。另外,部分粉尘有易燃易爆特性,如果浓度超限会存在火灾隐患。一些利用价值较高或者经济价值较高的物料,如果任由其飘散损失,还会造成不小的直接经济损失。总之,如果不对扬尘加以控制,将会影响生产设备、污染环境、危害职业健康,并造成一定的浪费。
因此,现在亟需研发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式输送机扬尘收集转运储存回收系统,包括与带式输送机的导料槽连接的扬尘收集单元、与扬尘收集单元连接的扬尘转运单元、与扬尘转运单元连接的扬尘储存单元、与扬尘储存单元连接的扬尘回收单元。所述扬尘收集单元、扬尘储存单元和扬尘回收单元分别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扬尘收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吸尘罩、除尘风管、喷吹式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和排风管,所述除尘风管和喷吹式布袋除尘器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吹式布袋除尘器上设置有清灰附件,所述清灰附件包括空气炮和气包,所述空气炮设置在喷吹式布袋除尘器的侧壁上,所述气包设置在喷吹式布袋除尘器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扬尘转运单元包括罗茨鼓风机、消音器和输灰泵,所述输灰泵与喷吹式布袋除尘器底部的灰斗连接,通过输灰管路与扬尘储存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扬尘储存单元包括灰库和库顶除尘器,所述灰库通过输灰管路与输灰泵连接,所述库顶除尘器设置在灰库的顶部且与灰库连通,所述库顶除尘器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供给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艳阳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艳阳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4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近红外医学成像定位支架
- 下一篇:一种全贴合触摸液晶屏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