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模具上料机构中的可调式进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77092.7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0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迪;张忠武;刘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风科尔模具标准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43/2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具 机构 中的 调式 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上料机构中的可调式进料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模具上料机构中模具材料输送路线两侧,成对使用。其中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端面的可调装置,可调装置与底板活动连接,还包括与底板固定连接的限制可调装置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导向组件可以绕轴肩螺钉转动,润滑套内含石墨,在导向组件转动过程中起到润滑作用,限位销和弹性元件在导向组件转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成对使用的可调式进料装置,内设导料槽,进料端三面设有斜面,可以根据模具材料的宽度适当调整两套装置的间距,不仅适用于卷料,也适用于板料;调节范围更大,适应性更好,容错率更高,导向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上料机构中的可调式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具加工过程中,进料装置需两组成对使用,分别设置在模具上料机构中板料或卷料输送路线的两侧,因此,实现自动上下料是模具自动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对进料装置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进料装置不仅要能适应各种类型模具材料,如板料或卷料,而且要对模具材料进入的角度有一定的导向和自动调节的能力。
中国专利CN201820775596.6(公开日2018年5月23日)公开了一种轮辋滚型自动上下料装置,其设于滚型机侧边,用于滚型机的上料和下料,包括可调式进料滚道、顶升进料台、进出料装置以及翻转机构。其中,可调式进料滚道,仅适用于轮辋类卷料,不适用于板料,并且可调式进料滚道仅宽度可调,不能实现卷料导入角度的调节,存在调节范围较小、适应性较差、容错率较低和导向效果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上料机构中的可调式进料装置,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模具上料机构中的可调式进料装置,包括设有腰型安装孔的底板和与底板上端面活动连接的可调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底板上开有限位销孔和螺纹孔;所述可调装置包括设有导料槽的导向块和通过螺纹孔将导向块与底板活动连接的轴肩螺钉;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分别用于限制导向块进料端和出料端转动角度的限位销和限位底座,以及具有压缩式弹性头的限位螺杆,所述限位销安装在限位销孔内,所述限位底座固定在底板上,与底板焊接连接,所述限位底座上还开有螺纹通孔,所述压缩式弹性头包括压缩头和一端与压缩头抵接的回位弹簧,所述限位螺杆为一端开有供压缩头伸缩的空腔结构,所述压缩头和回位弹簧设置在空腔结构内,所述限位螺杆的光杆,所述限位螺杆通过螺纹通孔与限位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压缩式弹性头与导向块抵接。在实际使用中,需两套对称设置的可调式进料装置成对使用,形成喇叭形进料口,并且可以根据模具材料的宽度适当调整两套装置的间距,实现宽度可调。限位装置(限位销和限位螺杆)可在可调装置(导向组件)转动过程中起到限位和角度微调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调装置还包括开有通孔的固定座、位于通孔内的润滑套和位于固定座与底板之间的垫片,所述固定座与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轴肩螺钉依次穿过润滑套和垫片并通过螺纹孔与底板螺纹连接。因垫片将导向组件与底板分隔开,所以导向组件可以绕轴肩螺钉转动,以加大模具材料导入的角度,使模具材料更顺畅地导入到导料槽中,适应性更好,容错率更高,导向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润滑套与轴肩螺钉为间隙配合,以保证导向组件可以绕轴肩螺钉转动;所述润滑套与固定座内的通孔为过盈配合,使润滑套与固定座形成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缩式弹性头包括压缩头和一端与压缩头抵接的回位弹簧,所述限位螺杆为一端开有供压缩头伸缩的空腔结构,所述压缩头和回位弹簧设置在空腔结构内。回位弹簧可以确保压缩式弹性头受力后可压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润滑套侧壁上还开有至少一个用于设置润滑材料的小孔,在导向组件转动过程中起到润滑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块与固定座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底座与底板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风科尔模具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东风科尔模具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7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组件和智能穿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多级沉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