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底坑电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76956.3 | 申请日: | 202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许瑞先;江华;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瑞先;江华;徐敏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00;B66B5/28;B66B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信***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底坑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底坑电梯,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包括轿厢主体和缓冲结构,轿厢主体的底部倾斜设置有第一主梁,轿厢的两外侧壁还设置有撞击结构,撞击结构连接于第一主梁的两端,缓冲结构安装于电梯井道基层,撞击结构与缓冲结构对应设置的技术方案,具有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以及检修较为安全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底坑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梯行业发展迅速。一方面,地产行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电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电梯产能的提升,市场的选择面也随之拓宽。为适应市场及用户的需求,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无机房电梯、别墅电梯、无底坑电梯等技术,提高了市场兼容度,降低了电梯的使用门槛,极大的促进了电梯的发展和普及。
目前,旧楼加装电梯具有强大的市场潜能。但是就目前来讲,旧楼加装电梯只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具有较高的普及率,在一些中小城市普及还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为:传统电梯在旧楼安装较为麻烦,需要挖掘电梯缓冲用的底坑,会占用旧楼底层的较多的空间,电梯安装较为繁琐,电梯维护人员在检修时也存在的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底坑电梯,其能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具有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以及检修较为安全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底坑电梯,其包括轿厢主体和缓冲结构,轿厢主体的底部倾斜设置有第一主梁,轿厢主体的两对应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撞击结构,撞击结构连接于第一主梁的两端,缓冲结构安装于电梯井道基层,撞击结构与缓冲结构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主梁与轿厢底部的中心线具有倾斜角,倾斜角的范围为30°~60°。
倾斜角的范围为30°~60°,能够使得第一主梁的两端避开轿厢主体的立柱,同时撞击结构连接在第一主梁的两端,使得缓冲结构与第一主梁两端也形成对应,此外倾斜角在30°~60°的范围内,能够使得第一主梁的两端更加贴近轿厢主体的两侧壁,两缓冲结构之间的距离也更加贴近,因此可以使得本产品所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主梁为拱形梁,拱形梁的顶点与轿厢主体底部的重心连接。
拱形梁向轿厢底部拱起,其最高点与轿厢主体底部的重心固定连接在一起,能够提高对轿厢主体的承载稳定性,防止轿厢主体的发生受力不均,轿厢主体的升降更加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轿厢主体的底部与拱形梁的间隙处设置有缓冲件。
缓冲件填充满拱形梁与轿厢主体底部的间隙,使得类似于“扁担”的拱形梁使用寿命更长,在轿厢主体下降时,缓冲件能够更大程度的削弱轿厢主体的受到的震动,提升乘客的电梯乘坐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井道内的对重组件,对重组件包括安装于井道内的对重框和安装于井道基层的对重缓冲器,对重框的框体内安装有多个对重块,对重框的顶部安装有对重反绳轮,对重反绳轮通过曳引机与轿厢主体连接。
对重块安装于对重框内,对重框的两侧边安装有导靴,导靴与井道内安装的对重导轨滑动连接,对重块具有较大的重量,随着轿厢主体升降,能够起到平衡轿厢主体的作用,使得轿厢主体升降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对重框内还设有与对重缓冲器对应的容纳腔,容纳腔的顶部设置有防撞件。
当轿厢主体上升时,对重缓冲器逐渐靠近容纳腔靠近并伸入至容纳腔内,当轿厢主体上升并越程时,容纳腔的顶部与对重缓冲器发生撞击,防止轿厢主体进一步越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瑞先;江华;徐敏,未经许瑞先;江华;徐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6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