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舷外软管接油防坠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3728.0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5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辛鹏;李云峰;朱万军;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B63H21/3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赵伟敏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接油防坠 盘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舷外软管接油防坠盘结构,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本结构是一个焊接在船舶舷侧面、位于软管接口下方的防坠盘,主要表现为由三面板材围成一个“斗”形结构,其底面面板有斜度,由接油盘横撑和接油盘斜撑以及方钢龙骨来支撑并加强成型,在接油盘最外侧上部设置一个可滚动的滚筒,便于搭靠加载站软管防止摩擦破坏软管,在滚筒两侧各加2个轴承,方便滚筒旋转;滚筒两端设有挡板,防止搭靠的软管侧滑;在接油盘底部加入一个泄放阀组连接到船舶舷内舱室,便于接油盘废油和雨水等杂物的泄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舷外软管接油防坠盘结构,属于船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船舶海工舷外不会布置接油防坠落盘,这样加载站接头处漏油会滴入大海;即使有一些船舶会布置简单的接油盘,只是加一个结构盘或者防坠网,无法有效收集漏油或者掉落工具、零件等,同时,当前的简易结构盘通常不考虑对软管的摩擦损害,容易造成软管表面损毁,目前的行业情形对环境不环保、易损害软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舷外软管接油防坠盘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舷外软管接油防坠盘结构,防坠盘设置在软管接口下方,防坠盘包括接油盘和接油盘支撑架,
接油盘支撑架包括接油盘横撑、接油盘斜撑和方钢龙骨,接油盘横撑一端与船舶舷侧面垂直固定,接油盘横撑设有2根,2根接油盘横撑位于同一水平面,2根接油盘横撑的另一端通过方钢龙骨连接,接油盘横撑的下方正对有2根接油盘斜撑,接油盘斜撑的一端与船舶舷侧面固定,另一端与方钢龙骨的两端固定,
接油盘包括接油盘侧板和接油盘面板,接油盘横撑与接油盘斜撑之间固定有接油盘侧板, 2根接油盘斜撑之间设有接油盘面板,接油盘面板正对的船舶舷侧面上设有泄放阀组。
优选地,方钢龙骨处设有滚筒,滚筒可自由转动,软管搭靠在滚筒上。
优选地,方钢龙骨上对称设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轴承,滚筒两端设有转轴,转轴穿套在轴承内径。
优选地,滚筒两端设有圆形挡板。
优选地,接油盘横撑与船舶舷侧面的焊接处设有焊接腹板,接油盘斜撑与船舶舷侧面的焊接处设有焊接腹板。
优选地,泄放阀组包括泄放龙头和泄放口,泄放龙头设置在泄放口的下方,泄放龙头用来排放液体,泄放口用来拿取掉落杂物。
优选地,接油盘斜撑及接油盘面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
接油盘面板向内侧弯折,接油盘面板中部设有折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软管接口下方设置防坠盘,可以防止漏油、加载站作业工具和零件坠海造成的经济损失,既环保又简单实用、便宜高效;
(2)在防坠盘最外侧上部设置一个可滚动的滚筒,便于搭靠加载站软管防止滑动摩擦破坏软管,同时,在滚筒的两端设置挡板可防止搭靠在滚筒上的软管发生侧滑;
(3)防坠盘为“斗”形结构,底部设有泄放阀组,泄放阀组设置在船舶舷侧,可使掉入到接油盘的漏油、工具和零件等都汇聚到接油盘的底部,顺着泄放龙头排出,便于接油盘废油和雨水等杂物的泄放,工具和零件等可从泄放口中取出,避免发生泄放龙头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油盘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接油盘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3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医用肠镜护理垫
- 下一篇:一种可以实现开关玻璃门的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