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香菇菌棒的菌袋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5999.1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2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寿海;杨毅;徐诚佶;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80 | 分类号: | A01G18/8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香菇 分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香菇菌棒的菌袋分离设备,包括具有输送机构的机架,在机架上按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切袋机构,其包括,对输送机构上的菌棒向菌棒的轴向方向上进行推送的轴向推送机构,在轴向推送机构的后程设有对被轴向推送机构推送的菌棒进行切割,以此在菌棒的菌袋上形成轴向切口的轴向切袋组件;对输送机构上的菌棒进行切割,以此在菌棒的菌袋上形成径向切口的径向切袋组件;菌棒菌袋分离机构包括撕袋机构和脱袋机构;该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它可对多个成排的菌棒进行自动化脱袋,装筐效率可达3500棒/小时,同时节约劳动力,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把繁重的人工操作变为自动化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类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香菇菌棒的菌袋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食用菌菌棒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根据工艺需求,当菌棒培养到一定天数后,通常会将其在冷库存放,等待集中出库,出库时需对食用菌菌棒进行脱袋,使外袋与内部培养基完全分离。脱袋时人工手持刀片在菌棒外袋上划出若干道口子,由于菌棒培养时内部培养基与外带粘连性较强,划出口子后只能靠人工一片一片将外袋撕扯下来,使菌袋与菌棒脱离完成脱袋工作。
传统人工剥皮脱袋的存在的缺点:
(1)脱袋工作量大,所需工人数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已不适应现代化食用菌菌棒工厂化生产的需要;
(2)菌棒从冷库取出时温度较低,人工脱袋时手经常会冻麻木,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
故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对并排多个菌棒进行脱袋,无需人工脱袋的一种适用于香菇菌棒的菌袋分离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无需人工脱袋的一种适用于香菇菌棒的菌袋分离设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具有输送机构的机架,在机架上按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
切袋机构,其包括,
对输送机构上的菌棒向菌棒的轴向方向上进行推送的轴向推送机构,在轴向推送机构的后程设有对被轴向推送机构推送的菌棒进行切割,以此在菌棒的菌袋上形成轴向切口的轴向切袋组件;
对输送机构上的菌棒进行切割,以此在菌棒的菌袋上形成径向切口的径向切袋组件;
菌棒菌袋分离机构,其包括,
对形成有轴向切口和径向切口的菌袋端部边缘进行撕扯的撕袋机构;
对菌袋被撕袋机构进行撕扯的菌棒进行推动,以此将菌棒从菌袋的轴向切口和径向切口处脱离的脱袋机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香菇菌棒的菌袋分离设备,在机架上设有对菌棒进行限位,以此使得菌袋在被轴向切袋组件切割或在被脱袋机构推送时产生径向方向上的歪斜所设的菌棒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香菇菌棒的菌袋分离设备,所述的菌棒限位机构包括,
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限位轮;
限位轮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具有用于承载菌棒的菌棒承载面和用于与菌棒两侧接触并对菌棒两侧进行限位所设的两个对向设置的菌棒限位面;
所述的轴向切袋组件和轴向切袋组件后程的输送机构之间、脱袋机构和脱袋机构后程的输送机构之间均设有对菌棒进行轴向方向上的导向的限位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香菇菌棒的菌袋分离设备,所述的径向切袋组件包括径向刀具组件和径向刀具组件牵引组件,所述的径向刀具组件牵引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5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