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垢组件与热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58867.6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范永欣;鲁信辉;孙颖楷;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5/08 | 分类号: | C02F5/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米晶晶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垢 组件 热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垢组件与热水装置,水流经过第一壳体,水流接触硅磷晶,硅磷晶能稳定水中各种碳酸盐,使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转化为溶于水的磷酸氢钙,使其在加热状态下保持稳定。此外,硅磷晶与水流中的钙离子结合在管壁上形成沉淀膜,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能防止腐蚀与结垢。水流经过第二壳体,以一定的速度流经铜基触媒合金后,铜基触媒合金可向水流释放自由电子,并可使水流产生极化现象,从而使水流中的阴、阳离子不易结合形成水垢,同时能使已板结的垢块逐渐溶解、脱落,从而达到防垢、除垢的功能。如此,在硅磷晶与铜基触合金的双重作用下,不止是对管道内壁有较好的除垢效果,还能延长除垢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垢组件与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热水装置逐渐普及到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中,热水装置具体例如为燃气热水器、燃气采暖热水炉、电热水器等等。传统地,热水装置产品长期使用一段时间后,热水装置的管道内壁上容易出现水垢,从而影响水质。为了除去管道内壁上的水垢,一方面,在传统的电热水器的管道中设置有镁棒,然而,镁棒需定期作为耗材由专业人员更换,维护成本较高,甚至出现因为镁棒更换不及时,造成堵塞,导致内胆爆裂重大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定期采用化学试剂对热水装置的管道内壁予以清洗,然而同样需专业人员操作,维护成本高,甚至出现因为未及时清洗,燃气热水器产品结垢严重,伴随电腐蚀现象加剧,容易造成水箱腐蚀穿孔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除垢组件,其能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除垢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热水装置,其能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除垢效果好。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除垢组件,所述除垢组件包括:管件、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硅磷晶及铜基触煤合金,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管件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通,所述硅磷晶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铜基触煤合金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垢组件,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上述的除垢组件,例如接入到热水装置的进水端或者接入到自来水管路中时,水流经过第一壳体,水流接触硅磷晶,硅磷晶能稳定水中各种碳酸盐(以碳酸钙为例),使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转化为溶于水的磷酸氢钙,使其在加热状态下保持稳定。此外,硅磷晶与水流中的钙离子结合在管壁上形成沉淀膜,隔离了水中的氧与金属接触,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能防止腐蚀与结垢。水流经过第二壳体,以一定的速度流经铜基触媒合金后,铜基触媒合金可向水流释放自由电子,并可使水流产生极化现象,从而使水流中的阴、阳离子不易结合形成水垢,同时能使已板结的垢块逐渐溶解、脱落,从而达到防垢、除垢的功能。其中,铜基触媒合金释放电子的能力与水流的接触面积和水流流速有关,接触面积越大,水流流速越快,铜基触媒合金释放电子就越多,防垢、除垢效果越明显。其中,铜基触媒合金目前主要运用于锅炉中,并没有应用于热水装置的管道中。如此,在硅磷晶与铜基触合金的双重作用下,不止是对管道内壁有较好的除垢效果,还能延长除垢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垢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管件内部的第三壳体与活性炭;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依次连通;所述活性炭设于所述第三壳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垢组件包括进水封头与出水封头;所述进水封头设置于所述管件的其中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通,所述出水封头设置于所述管件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封头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管件的其中一端上的第一封盖及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封盖的第一连接接头;所述第一连接接头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水封头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管件的另一端上的第二封盖及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二封盖的第二连接接头;所述第二连接接头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8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