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呈弱酸性的聚乳酸纤维棉柔巾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8390.5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4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樊海彬;蒋兵;钱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谷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3/02;B32B23/04;B32B33/00;B32B3/08;A47K10/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弱酸 乳酸 纤维 棉柔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呈弱酸性的聚乳酸纤维棉柔巾,属于水刺无纺布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干湿两用的棉柔巾不能同时实现洁面美容、清洁卸妆两个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棉柔巾本体。所述棉柔巾本体包括基底层和通过水刺工艺固定连接在基底层上的凸起;所述凸起包括表层和聚乳酸中空粗旦纤维制成的填充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细旦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弱酸性,干态状态能够给脸部皮肤很好的滋养作用;润湿后对棉柔巾进行挤压,位于聚乳酸中空纤维内部的洗面奶成分就会被挤出到表面,进而对脸部起到清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聚乳酸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对环境无污染、可完全降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刺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呈弱酸性的聚乳酸纤维棉柔巾。
背景技术
水刺无纺材料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维网得以加固而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手感。目前传统的水刺棉柔巾大多采用全棉纤维梳理成网再水刺缠结形成,但这种使用全棉纤维形成的棉柔巾虽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但柔软性并不高,尤其不适用于婴幼儿产品中,此外全棉制品的抗菌抑菌性、吸水性、吸水速率、起球起毛性、柔韧耐用性等均并不是非常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有技术人员提出使用其他种类的纤维,如采用100%竹纤维,但使用100%竹纤维的脆性高,容易断裂,因此形成的棉柔巾也并不理想;此外还有技术人员提出使用多种纤维配合梳理成网,但目前常规使用的水刺用纤维大多为1.67-1.89分特且长为38mm的粗旦纤维,而在棉柔巾中使用这种常规的粗旦纤维会使最终的棉柔巾材料成品的细腻度和柔软度不足,从而造成棉柔巾的亲肤性非常差。
现有的棉柔巾,一般是由无纺布材料直接制作的,一般都很粗糙,人们使用时皮肤会产生不适感。目前市场上还有湿巾清洁,它具有一定的水份,但是人们用湿巾擦拭时,仍然会有较强的不适感。对干湿两用的棉柔巾,一般是在洗脸后使用棉柔巾擦干净即可,还可以将棉柔巾晾干,再在卸妆的时候,拿来做擦掉卸妆乳。或是洁面之后还可以重新拿一张棉柔巾湿敷,实现棉柔巾洁面美容功能。但是现有干湿两用的棉柔巾不能同时实现洁面美容、清洁卸妆的两个功能。
鉴于此,设计一种表面呈弱酸性的聚乳酸纤维棉柔巾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呈弱酸性的聚乳酸纤维棉柔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干湿两用的棉柔巾不能同时实现洁面美容、清洁卸妆两个功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表面呈弱酸性的聚乳酸纤维棉柔巾,包括,棉柔巾本体。
所述棉柔巾本体包括基底层和通过水刺工艺固定连接在基底层上的凸起;
所述基底层由纤维素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凸起包括表层和填充层,所述表层完全包覆在所述填充层上;
所述表层为聚乳酸细旦纤维,所述填充层为聚乳酸粗旦中空纤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底层厚度为0.45-0.55mm,一是保证成本不会过高,二是使用起来体验感更佳。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纤维素纤维为1.5-2D*51mm。所述纤维素纤维可以是粘胶纤维、棉纤维和竹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基底层选用纤维素纤维为棉柔巾提供了更好的吸水和保水作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聚乳酸细旦纤维细度为1-2D*38mm,聚乳酸粗旦中空纤维细度为6-9D*51mm,所述凸起为圆点状,直径为2-4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起最高点与所述基底层连接表面之间的高度为0.7-1.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谷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谷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8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