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间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5977.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金怀印;王福龙;熊宏钧;蒋锋平;赵中华;艾治勇;王海林;李思尧;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乔建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增 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 构件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间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原混凝土结构构件、新增混凝土梁、端板以及钢牛腿,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与新增混凝土梁呈90度角设置,端板设置有两块,两块端板对称设置在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两侧,两块端板之间通过若干根对拉螺杆相连接,对拉螺杆穿过原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牛腿与端板固定连接,钢牛腿上下翼缘与新增混凝土梁内部的顶面和底面的纵向受力钢筋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钻孔过于密集的问题,且螺杆数量可根据梁端截面受剪要求予以确定,弥补了现有植筋方案新老混凝土界面处抗剪性能不足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间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梁、墙、柱)连接方法主要为植筋法,即在原混凝土结构构件(梁、墙、柱)的基材上钻孔,然后注入高强植筋胶,再插入钢筋,胶固化后将钢筋与基材粘接为一体。当原混凝土结构构件(梁、墙、柱)的截面宽度不满足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时,新增混凝土梁受力钢筋需对穿原混凝土结构构件(梁、墙、柱)。
植筋法的具体方法为:在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钻孔,将新增钢筋混凝土梁中受力钢筋通过钻孔穿过原混凝土结构构件,并在钻孔内灌入植筋胶,新增钢筋混凝土梁顶部的新增混凝土板同时浇筑。
新增混凝土梁植筋方案主要缺点为:1、新增受力钢筋数量较多时,原混凝土结构构件钻孔间距难以满足规范要求;2、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存在施工缝,梁端截面抗剪强度难以满足受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间的连接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连接方法在新增受力钢筋数量较多时,原混凝土结构构件钻孔间距难以满足规范要求,且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存在施工缝,梁端截面抗剪强度难以满足受力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原混凝土结构构件、新增混凝土梁、端板以及钢牛腿,所述的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与新增混凝土梁呈90度角设置,所述的端板设置有两块,两块端板对称设置在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两侧,两块端板之间通过若干根对拉螺杆相连接,对拉螺杆穿过原混凝土结构构件,所述的钢牛腿与端板固定连接,钢牛腿上下翼缘与新增混凝土梁内部的顶面和底面的纵向受力钢筋相固定连接,且钢牛腿通过混凝土浇筑在新增混凝土梁内部。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对拉螺杆可沿新混凝土梁截面高度方向均匀布置,避免了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钻孔过于密集的问题,且螺杆数量可根据梁端截面受剪要求予以确定,弥补了现有植筋方案新老混凝土界面处抗剪性能不足的缺陷。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牛腿采用工字型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牛腿通过焊接与端板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对拉螺杆与端板之间采用穿孔塞焊或者螺栓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牛腿上下翼缘与新增混凝土梁内部的顶面和底面的纵向受力钢筋通过焊接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增混凝土梁上方还浇筑有新增混凝土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间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钢牛腿、端板以及对拉螺杆对新增混凝土梁与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进行连接,对拉螺杆可沿新混凝土梁截面高度方向均匀布置,避免了原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钻孔过于密集的问题,且螺杆数量可根据梁端截面受剪要求予以确定,弥补了现有植筋方案新老混凝土界面处抗剪性能不足的缺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5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断路器储能弹簧组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锂电池安装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