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生物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2009.4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夏俊清;吴心亮;徐灿辉;吴富生;阚水延;张翠艳;杜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目介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5 | 分类号: | B01D53/85;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老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34 | 代理人: | 葛瑛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北沿公路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生物 除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物除臭装置,包括底座板,位于所述底座板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状的废液收集罐,所述废液收集罐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除臭罐体,所述除臭罐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废液收集罐相连通,所述除臭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储液框,所述储液框呈圆环形状且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渗孔,所述渗孔的外端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除臭罐体相连通,储液框的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杆。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使用储液箱内部注入一些生物培养液,可注入至除臭罐体的内部,废气可通过进气端柱进入至除臭罐体的内部,使用除臭罐体内部的丝网上的生物净化球进行生物除臭,处理后气体可通过进气端柱排出,废液可排出至废液收集罐进行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生物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除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除臭,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使目标污染物被有效分解去除,以达到恶臭的治理目的。
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杂环香料的阈值低、气味强度大且不愉快,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极易有大量的气味逸出,对公司内部和周边人群易造成身心不愉快。各种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消除恶臭。常规的恶臭气体常见处理方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
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生物除臭效率不高,不能对臭味进行有效吸收,不能达到良好的净化,浪费大量的能耗,不利于营造绿色的生活环境,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生物除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生物除臭效率不高,不能对臭味进行有效吸收,不能达到良好的净化,浪费大量的能耗,不利于营造绿色的生活环境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生物除臭装置,包括底座板,位于所述底座板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状的废液收集罐,所述废液收集罐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除臭罐体,所述除臭罐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废液收集罐相连通,所述除臭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储液框,所述储液框呈圆环形状且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渗孔,所述渗孔的外端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除臭罐体相连通,位于所述储液框的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外部设置有排流管,所述排流管延伸至储液框的环形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除臭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端柱,所述导流管的底端延伸至除臭罐体的内部,且导流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除臭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丝网,且丝网上设置有若干个生物净化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位于所述除臭罐体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热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除臭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上设置有活性炭凸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生物除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使用储液箱内部注入一些生物培养液,可注入至除臭罐体的内部,废气可通过进气端柱进入至除臭罐体的内部,使用除臭罐体内部的丝网上的生物净化球进行生物除臭,处理后气体可通过进气端柱排出,废液可排出至废液收集罐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除臭罐体的添加了热电阻,可进行加热促进净化效率,同时吸附板以及活性炭凸球可进行吸附一些污染气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目介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目介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2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饮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斜管沉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