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侵彻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8390.7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3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肖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振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27/00 | 分类号: | 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侵彻板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侵彻板,包括外壳和陶瓷柱。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覆盖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陶瓷柱沿轴向垂直于壳体表面均匀排布在所述外壳内,且至少两层,形成陶瓷柱板块,且相邻两层的所述陶瓷柱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层陶瓷柱,以提高整体的防侵彻性能,且通过设置不同尺寸、不同排布距离和缝隙大小,以适用于多种不同防侵彻需求的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侵彻板。
背景技术
防侵彻板,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防侵彻功能的板,常应用于特殊服饰或其它防侵彻装备。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防侵彻板结构,这些产品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量重,二是生产工艺复杂。为了轻量化,现有的防侵彻板产品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产品重量重,生产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侵彻板,包括外壳和陶瓷柱。
所述外壳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覆盖在所述下壳体上。
所述陶瓷柱沿轴向垂直于壳体表面均匀排布在所述外壳内,且至少两层,形成陶瓷柱板块,且相邻两层的所述陶瓷柱之间的间隙相互错开。所述陶瓷柱之间的间隙和所述陶瓷柱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高分子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层陶瓷柱,以提高整体的防侵彻性能,且通过设置不同尺寸、不同排布距离和缝隙大小,以适用于多种不同防侵彻需求的场景。
优选的,所述陶瓷柱板块上沿陶瓷柱轴向穿透的缝隙总面积占陶瓷柱板块的表面总面积的比例为0-21.5%。
不同的相交面积,具有不同的防侵彻性能,侵彻物击中时,相交面积越小,侵彻物接触到的陶瓷柱越多,侵彻物的能量损耗越多,防侵彻板的防侵彻效果越好。
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分子量150万以上的无支链的线性聚乙烯。所述外壳采用65Mn钢。
优选的,侵彻物的通用直径一般大于5mm,所以在最疏排布时,陶瓷柱的直径要小于6mm,本实用新型选取陶瓷柱的直径为1mm-9mm,高度为1mm-15mm。陶瓷柱的直径越小,侵彻物击中的陶瓷柱数量越多,侵彻物的能量损耗越多,防侵彻板的防侵彻效果越好。
优选的,单层的所述陶瓷柱相互紧靠,相邻两层的所述陶瓷柱之间的间隙完全错开。此时,侵彻物击中时,侵彻物接触到的陶瓷柱最多,侵彻物的能量损耗最多,防侵彻板的防侵彻效果最好。
优选的,所述外壳设有高分子材料的注入孔。
优选的,为提高整体的耐冲击性,所述陶瓷柱内部填充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分子量150万以上的无支链的线性聚乙烯,耐冲击性能好,比能量吸收大。
优选的,所述陶瓷柱的端部为呈弧形,可以增大连接面积,加强陶瓷柱的稳固性,同时,被侵彻物击中时提供一个侧向力,加大侵彻物穿刺路径,增大侵彻物的能量损耗,与排布结构共同作用,让一颗侵彻物受到多个陶瓷柱阻挡,提高防侵彻性能。
优选的,所述外壳呈板状;所述下壳体包括放置所述陶瓷柱的放置槽;所述上壳体为片状,覆盖在所述下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陶瓷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多层的陶瓷柱排布方式,提高整体的防侵彻性能;
2、可选用多种陶瓷柱的尺寸及排布间隙,以应用于不同防侵彻性能需求的场合;
3、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填充陶瓷柱之间的间隙,提高整体的耐冲击性能公和比能量吸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防侵彻板的爆炸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振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振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8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