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糖尿病人用便于折叠的多功能床上锻炼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27073.3 | 申请日: | 202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关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1/06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傅晓 |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尿病人 便于 折叠 多功能 床上 锻炼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糖尿病人用便于折叠的多功能床上锻炼设备,包括锻炼板和锻炼架,所述锻炼板包括L型折叠板和支撑板,所述L型折叠板和支撑板两侧均通过旋转阻尼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板两侧表面均匀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支撑板内侧顶部通过螺钉设置有支撑杆。便于收纳,同时,还便于患者在锻炼的同时进行瑜伽训练,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该设备的功能性,并便于固定拉力绳进行锻炼,从而大幅度提升了锻炼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糖尿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糖尿病人用便于折叠的多功能床上锻炼设备。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目前,糖尿病患者在临床养护的同时,需要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锻炼,但考虑到患者的虚弱性,可在床位上进行适量的锻炼,而现有的多功能床上锻炼设备过于庞大并且不便于收纳,同时,由于患者的身心才是重点养护目标,因此,还缺乏能够达到瑜伽锻炼效果的部件,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设备的功能性。
现有的糖尿病人用便于折叠的多功能床上锻炼设备还存在以下弊端:1、设备过于庞大并且不便于收纳,同时,由于患者的身心才是重点养护目标,因此,还缺乏能够达到瑜伽锻炼效果的部件,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设备的功能性;2、无法固定锻炼所使用的拉力绳结构,使得患者需要进行一定量锻炼时,无法运动锻炼,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锻炼便捷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糖尿病人用便于折叠的多功能床上锻炼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糖尿病人用便于折叠的多功能床上锻炼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糖尿病人用便于折叠的多功能床上锻炼设备,包括锻炼板和锻炼架,所述锻炼板包括L型折叠板和支撑板,所述L型折叠板和支撑板两侧均通过旋转阻尼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板两侧表面均匀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支撑板内侧顶部通过螺钉设置有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内侧底部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两端均位于调节槽内,所述支撑杆与调节杆之间设置有拉伸板,所述拉伸板为ABS聚氨酯材料;通过拉伸板进行一定幅度的弯曲,并通过调节槽配合调节杆进行限位固定,以形成桥型的状态,此时,患者可通过拉伸板抵住腰部,形成伸展身体的姿势,从而达到身体舒展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L型折叠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锻炼架。
进一步地,所述L型折叠板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锻炼架通过固定槽卡固于L型折叠板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锻炼架表面两侧均黏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尼龙材料;通过锻炼架插入L型折叠板表面的固定槽内进行固定,并可通过固定带固定锻炼用拉力绳,糖尿病患者可躺于该设备上通过拉力绳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以实现轻微的锻炼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支撑块、拉伸板、调节槽和调节杆,利用支撑块以便于L型折叠板和支撑板进行翻转收纳以及展开,以提升收纳便捷性,利于拉伸板进行一定幅度的弯曲,并利于调节槽配合调节杆进行限位固定,以形成桥型的状态,此时,患者可通过拉伸板抵住腰部,形成伸展身体的姿势,从而达到身体舒展的效果,以利于患者的身心锻炼,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设备的功能性。
2、通过设置锻炼架、固定槽和固定带,将锻炼架插入L型折叠板表面的固定槽内进行固定,并可利用固定带固定锻炼用拉力绳,糖尿病患者可躺于该设备上通过拉力绳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以实现轻微的锻炼效果,从而大幅度提升了锻炼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糖尿病人用便于折叠的多功能床上锻炼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7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