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饭锅外壳加工用的打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6949.2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6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罗敏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敏璇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4;B21D43/18;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江门市博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7 | 代理人: | 叶晶 |
地址: | 528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饭锅 外壳 工用 打孔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锅外壳加工用的打孔机构,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台座、打孔头组件、升降气缸、旋转气缸、套模座、龙门架、滚珠丝杆滑台模组及抓取吸盘,打孔头组件安装于台座上,升降气缸安装于台座上,旋转气缸安装于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上,套模座安装于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龙门架安装于台座上,滚珠丝杆滑台模组安装于龙门架上,抓取吸盘安装于滚珠丝杆滑台模组的移动台上。该电饭锅外壳加工用的打孔机构,通过滚珠丝杆滑台模组带动抓取吸盘从而来抓取线上的电饭锅外壳装到套模座上,在打孔完成后,经抓取吸盘抓取电饭锅外壳将其送入下料线上,以此实现自动上下料的目的,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饭锅外壳加工用的打孔机构。
背景技术
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煲、煨等多种操作功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电饭锅的外壳上需安装一些配件,而有些配件需通过外壳上预留的孔位进行固定安装。
传统技术条件下,一般采用手工对电饭锅外壳进行打孔加工,手工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精确度差,产品质量没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锅外壳加工用的打孔机构,具备自动上下料、作业更加轻松、便捷、效率高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自动上下料、作业更加轻松、便捷、效率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饭锅外壳加工用的打孔机构,包括台座、打孔头组件、升降气缸、旋转气缸、套模座、龙门架、滚珠丝杆滑台模组及抓取吸盘,所述打孔头组件安装于台座上,所述升降气缸安装于台座上,所述旋转气缸安装于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套模座安装于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龙门架安装于台座上,所述滚珠丝杆滑台模组安装于龙门架上,所述抓取吸盘安装于滚珠丝杆滑台模组的移动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座的四周设有安装孔,且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流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孔头组件呈卧式设置于台座上,并位于套模座的前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孔头组件包括直线导轨、机座、推进气缸、驱动电机及冲针,所述机座滑动连接于直线导轨上,所述推进气缸的输出端与机座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机座上,所述冲针通过转接夹头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模座的外形尺寸与电饭锅外壳的内尺寸相适配,所述龙门架位于套模座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珠丝杆滑台模组呈纵向设置,所述抓取吸盘采用电磁吸盘或真空吸盘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锅外壳加工用的打孔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饭锅外壳加工用的打孔机构,通过滚珠丝杆滑台模组带动抓取吸盘从而来抓取线上的电饭锅外壳装到套模座上,在打孔完成后,经抓取吸盘抓取电饭锅外壳将其送入下料线上,以此实现自动上下料的目的,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2、该电饭锅外壳加工用的打孔机构,在打孔时,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套模座上的电饭锅外壳上下移动其位置,从而完成不同高度位置的打孔需要,同时,通过旋转气缸带动电饭锅外壳周向运动至一定角度,从而完成电饭锅外壳周向的打孔作业,相较手工,作业更加轻松、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孔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敏璇,未经罗敏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6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