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MG工艺模具与压机滑块间的真空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6124.0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9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林锐安;王杨;李海强;皇甫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2 | 分类号: | B29C33/42;B29C33/30;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10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mg 工艺 模具 压机滑块间 真空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MG工艺模具与压机滑块间的真空密封结构,包括:I MG工艺模具,设有第一真空通道和带纹路的型腔面,第一真空通道延伸至型腔面;压机滑块,设有第二真空通道,压机滑块在第二真空通道的端口处设有沉槽;密封圈限位部件,设置于沉槽中,并与压机滑块连接,密封圈限位部件在沉槽中限定出密封圈安装空间;密封圈,设置于密封圈安装空间,并凸出于压机滑块;其中,I MG工艺模具与压机滑块可拆卸连接,并将密封圈压紧变形,以使第一真空通道和第二真空通道密封对接。摒弃现有技术中采用胶水粘合固定密封圈的方案,采用与压机滑块连接的密封圈限位部件对密封圈进行固定,规避了使用胶水固定密封圈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IMG工艺模具与压机滑块间的真空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IMG工艺(模内皮纹成型)指的是在深拉或这控复合过程中将纹理压印到表皮上。成型过程中,无纹理及预热后的表破被直接吸到带纹理的模具轮廓中,模具中的纹理随即被真空吸附同时压机压印到受热的表皮上。
IMG工艺在汽车制造中主要应用于仪表板上,将皮膜粘于仪表板基材上同时皮膜皮纹成型,提升汽车商品性、美观性等。
IMG工艺核心参数之一是其真空吸附时的真空度,真空吸附靠真空成型设备实现,而模具与设备的真空通道连接主要是靠密封圈压紧确保其真空密封性。现有技术中,密封圈通过胶水粘合在设备的真空通道口,密封圈基本上纯粹靠胶水与底座粘合固定。
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使用胶水将密封圈与其底座进行粘合固定的话,使用时间长之后,胶水会老化,容易导致密封圈掉落。
2、目前车型种类不断增多,越来越多车型的仪表板需要使用到真空成型,量产时需要较频繁地切换模具,切换模具势必导致密封圈不断反复形变使得胶水更快老化;同时若在切换车型换模时密封圈脱落,会造成较长时间的停产(掉落的密封圈寻找时间+备件密封圈到位时间+旧胶清理时间+胶水重新粘合时间(粘合时间较长)),产能损失较大。
3、为增加密封圈与底座的接触面积,加强胶水黏连寿命,其密封圈为定制品,非标件,价格相对较贵且需定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IMG工艺模具与压机滑块间的真空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IMG工艺模具与压机滑块间的真空密封结构,包括:
IMG工艺模具,设有第一真空通道和带纹路的型腔面,所述第一真空通道延伸至所述型腔面;
压机滑块,设有第二真空通道,所述压机滑块在所述第二真空通道的端口处设有沉槽;
密封圈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沉槽中,并与所述压机滑块连接,所述密封圈限位部件在所述沉槽中限定出密封圈安装空间;
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圈安装空间,并凸出于所述压机滑块;
其中,所述IMG工艺模具与所述压机滑块可拆卸连接,并将所述密封圈压紧变形,以使所述第一真空通道和所述第二真空通道密封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槽为圆形沉槽,所述密封圈限位部件呈圆形,所述密封圈限位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沉槽的槽壁之间留有间隔,并通过所述间隔形成所述密封圈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限位部件包括套筒部和法兰部,所述套筒部嵌套于所述第二真空通道,所述法兰部嵌装于所述沉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部与所述第二真空通道过渡配合,所述法兰部与所述压机滑块通过紧固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6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钻孔装置